冬日的单行道 11位艺术家一起“造”
12月8日,草场地单行道画廊与凤记合作展“艺术家时尚日”第一回展“造”开幕。现场,凤记负责人董霄羽、单行道负责人娟子向在场的嘉宾及媒体讲述了展览发生的原因与筹备过程中的心历,并正式发布了艺术家时尚IP平台,希望借此帮助艺术家充分发挥时尚IP潜能,打造消费者与艺术家一起的时尚之旅。
凤记董霄羽先生(右2)、单行道娟子、金莲与艺术家合影
单行道画廊自成立起一直致力于推动当代艺术多元化发展,举办过大大小小不同规模及形式的展览/活动。而凤记是一家创立于北京的高级时尚精品公司,拥有:凤记、SerenaWang等现象级品牌。凤记创人董霄羽先生有多年企业管理与时尚精品设计经验,他曾花费四年时间深入了解时尚轻工的生产制造,对时尚美学与产品运营与设计等都有自己超高标准及要求。现在品牌与20多家世界顶级材料工厂合作,其中有10多家专门供应世界一线奢侈品。
“艺术家时尚日”第一回展“造”
本次展览是单行道携手凤记打造的起点之展,11位受邀参展的艺术家在两周的筹备时间中,将凤记提供的包、皮子、五金等物料作为基础,结合自己的艺术理念进行改造/重造,用独特的创意视角赋予了“包”以不同的意义。作品带着年轻人的生活与艺术观念,从形式和气质上回应着时尚与艺术的关系。“造”让“包”在展览中以特殊的角色出现,个性化的语言和强烈的情绪被赋予其中,独树一帜的面貌将艺术和时尚的魅力同时展现在大家面前。
安德生:我用一种惯用的方式直接曝光、记录这个日常物品,它包裹了众多的个人身份信息,同时它的外观又是直接跟个人身份相关的。它就像是人本身,无论出现、存在、消失与否,都将会留下痕迹。
崔云峰:我把包裁剪展开使它平面化,回归到一张皮子,更接近画布的状态。裁剪后的包形成了不规则的形状、凹凸和边缘,我根据这个形状来进行绘画。这个过程似乎去掉了包的功能性,重新建立了它的属性。让我感兴趣的是这种转化与再建立的过程。当我们把设计制作的产品再进行设计制作,这种方式存在破与立的关系。
方建喜:在我的作品中,分布画面各处的手提包部件像是对一个工业化产品的分解,皮包本身带给我的使用属性或心理作用在作品中被消解或是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我暂时忘记了部件本身,取而代之的是皮革的质感,颜色给我的直接感官刺激,我不追求作品是否有何具体的意义或是目的,而是创作过程中不同材质,色彩的碰撞和一种无法言明的秩序的探寻。
侯炜国:包,包裹着世界,而不是生活的琐碎,它应该承载着一个人肉体之外的必须品,我想,它可以背我,而不是我背着它,像一匹马一样。
黄蓝 :得到一个形状很硬朗的包,觉得这个包有太多男性化的强势却在局部又假装自己很娇媚,很分裂,不够可爱,就把这个包解剖了,然后把所有皮料留下,缝成一个平面,感觉这样可能看起来更坦率真诚些。
金小尧:在上古时代人类对于万事万物都有敬畏之心,万物有灵,假如包也有包的魂魄。我想它们大概各自是这般模样。
李萧禾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事先会安排好怎么实行方案的一个人,凭感觉的选了包子和皮子,拿到手之后大脑一片空白,后来无意之间看到60、70年代的美国时尚画报中的美人图,觉得包上的链条和美人穿的丝袜上的链条很像,突然有了灵感。但是由于我长时间习惯用中国画的材料勾线、晕染,平时的作品几乎都是一遍成,现在这种在画面上用丙烯反复涂抹修改对我来说已经有点陌生,这种陌生反而让我得很有趣,最后也算笨拙的完成了。
王希民 :皮料对于我是种陌生又熟悉的材料,是动物和人类共同制造的产物,我很希望经过我的创作让这种材料回到“初始状态”,所以我借鉴折纸和民间布衣的一些制作方式,用不同颜色不同质感的皮料做出不同的动物形象,将它们转换为一种新的“自然状态”。
尤阿达:这是我设计的第一个包。
王楫 :色彩是我与世界交流的最好媒介,不同的颜色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在颜色灰暗的冬天,在圣诞节即将来临的时刻,我希望可以借用凤记的包和好看明亮的色彩,带给大家愉悦的心情,希望这一份份多彩的礼物,可以让我们的冬天充满温暖和爱。
王晶 :作品用一些手工手套与我们日常所能触碰的场景、用品做结合,手伸进这些手套的时候像是固定在了某处,伸手的人们也得以在此做短暂的停留与休憩。
从本质上说,展览带给观者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与美感,更是一种广义上的思考。时尚是一种不断求新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而艺术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类不断确证自我的一种方式。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应该通过艺术创造不同的审美趣味,而不同的审美趣味,又将会引领不同的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