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间美术馆的素描“对话”
12月13日,由中间美术馆馆长袁佐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Tomas Vu共同策划的《素描——勇往直前》在北京中间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共邀请了近80位中外艺术家参与,现场百余件“素描”作品集体亮相。

中间美术馆一层展厅中部

二层展厅

二层展厅

三层展厅
下午2点,由馆长袁佐主持,Tomas Vu及参展的多名中外艺术家共同参与的研讨会首先举行。研讨会上艺术家们就各自所理解的“素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充分展现了不同艺术文化及思想背景下的艺术交流。艺术家刘商英认为,“素描”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语言,是最为直接和便利的表达方式,不受时间概念约束,跟思想几乎同步,所见所想皆可成画。虽然从现场的直观感受出发,作品繁多,所呈现的画面效果各异,这难免会造成一种视觉上的“琐碎”感,但正是在这种明显的差异化和异质化的效果下,才能更为全面、完整的呈现“素描”这一艺术语言的创作形态。这样的效果也是本次展览主题的一种直观呈现。

研讨会现场
一种素描风格可能决定于一个思想观念或一个自然环境。由于不同地区的艺术家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各种素描观念和风格的分野可以变得模糊,尽管这种交流在某些时候会显得不适宜或不自然,但这种交流必定会缩短对美学理解的距离、促进了解不同思维手段的技巧。据介绍,早在2012年,馆长好友Tomas Vu就发现了美国艺术家LeRoy Neman不曾示人的素描作品:一本速写本由写实描绘到主观创作的过程,讲述了中从时尚界的人物形象到似噩梦般景象的演变。艺术家扎实的写实功力和随性的创作坚定Tomas Vu策划本次展览的决心,已逝艺术家LeRoy Neman的手稿影印亦作为本次展览重要作品来到现场。

现场展出美国艺术家LeRoy Neman的手稿影印
馆长袁佐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英语drawing是动词,取划动、画的意思。而素描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名词,被认为是组成绘画的基本方式,是中国艺术教育的绘画风格,而不是观念。他希望通过本次展览结合中西方绘画的不同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素描,使其不再简单的是单一色彩、材料构成的明暗、透视关系,考量作品的好坏也不再是参照物表达的像与不像,而是视觉思维看到一个物体从经验、文化的一种思想反射,写实表现只是素描的其中一种方式。

谭平作品

展览作品

Paula Wilson作品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

展览作品
正基于此,美术馆历时一年策划此次展览,力图为中西方艺术家搭建共同交流探讨素描语言的平台,推动中国艺术界真正艺术的讨论。对于美术馆接下来的计划,馆长袁佐透露正在策划一个圈外艺术展,因为圈外艺术不受传统束缚、无限定状态、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