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名潞首次作品展 追溯70年代的内蒙古岁月
了解“85新潮”的人,对于高名潞这个名字也不会陌生,但是对于他的70年代却很少有人知道。6月16日下午5时,“孤寂的地平线——高名潞的70年代”作品展在798艺术区林大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盛葳策划,共展出了高名潞70年代创作的数百件水彩、素描和油画作品,这次展览同样得到了美国驻华大使馆和高名潞学生们的积极参与。
展览现场
高名潞1949年生于天津,在“文化大革命”中刚满19岁的他就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内蒙古四子王旗“上山下乡”,劳动锻炼,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时高名潞与一对蒙古夫妇共住在一座蒙古包中,每天除了放牧就是靠看日出日落打发时间。因此他闲暇之余开始拿起画笔描绘内蒙古草原的风景,并在不久后考上了乌蒙师范学校,同时毕业后留校任教。整个70年代,高名潞的笔下主要是草原的生活和学校的学生。
高名潞笔下乌兰察布的风光
由于内心有着强烈的想改变现状的目标,1977年高名潞考上天津美术学院,开始了对于美术史论的学习,并于80年代后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系,开启其史论之路。
高名潞70年代的作品
此次展览以时间、题材为基本线索,分为“少年心气”、“草原岁月”、“乌盟风景”、“师生友人”、“都市印象”、“长征路上”、“走向’85”七个部分,除却水彩、素描和油画作品,还有70年代里高名潞的艺术笔记、艺术史写作手稿和文献图像。
高名潞70年代的手稿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此次展览不但为观众展示了高名潞经历的年轻时代和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也展示了他对自然、人物的观察与实践;高名潞的直面现实与生活感受,也为后来他从事艺术理论工作打下了基础。
策展人盛葳(左二)、高名潞(左四)
此次展览也将首次播放《当代新潮美术》的电视专题片,这是一部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十年美术的三集专题片,这也是新潮美术运动弥足珍贵的资料,专题片播放时间为每周六、周日下午15:00-16:30。
观众在展览现场
《师范学员》 51×37cm 布面油画 1978
《乌兰察布的家》 15.5×26cm 纸上水彩 1974
展览将持续至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