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军——一个棘手的个案” 在日常中感悟 于细碎中蝶变

作者:程玲 2019年5月18日 资讯展览
5月16日,倪军个展“倪军——一个棘手的个案”在偏锋新艺术空间开幕。本次展览由艺术史学者于渺策划,展出了倪军63件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展览览试图将倪军丰富的艺术实践放置到多重艺术史的框架中比照思考,在重新认识其创作语境和价值的同时,也质疑、反思本土与全球多元阐释框架的交叠和错位。
“倪军——一个棘手的个案”   在日常中感悟 于细碎中蝶变
偏锋新艺术空间“倪军——一个棘手的个案”
偏锋新艺术空间“倪军——一个棘手的个案”
在策展人于渺看来,倪军是一个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脉络中难以简单归纳的艺术家,无论是其艺术经历还是艺术风格,都带有强烈的不兼容性和不对等关系。从参与“89现代艺术大展”到追随出国大潮远赴美国求学;在前卫先锋的后现代主义风起云涌的时代选择背道而驰的现代主义表达;从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间重返对传统的发掘,并从中汲取营养。可以说,倪军的艺术之路就像是在一条高速前进的高速公路上逆向行驶,全然不顾身边的滚滚车流,执着于内心的抉择,偏执且自我的沉迷于其中。
“自我状态”关于“鱼”题材的作品
“自我状态”关于“鱼”题材的作品
“倪军——一个棘手的个案”   在日常中感悟 于细碎中蝶变
《马鲛三文》60 × 50 cm 布面油画 2019
《马鲛三文》60 × 50 cm 布面油画 2019
“自我状态”自画像
“自我状态”自画像
《寒冷的画室》 20 × 20 cm  布面油画 2018
《寒冷的画室》 20 × 20 cm  布面油画 2018
《调色板人生》30.5 × 41 cm 木板油画 2018
《调色板人生》30.5 × 41 cm 木板油画 2018
此次展览也相对集中和完整的呈现了倪军的这样一种艺术诉求。展览从四个部分予以表现,分别是“自我状态”、“碎弱的肉体”、“目光与海”、“未打开的档案”。“自我状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为展厅一楼呈现的关于“鱼”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有着一个强烈的共同点,即呈现着被切断身体的鱼的形象,拦腰斩断的肉体横陈于画面中,一种直面的残酷和充满血腥的味道铺面而来。这样一种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恰恰是倪军当下状态的一种侧面反映——一方面在表达对于身边事物的关注,同时也在强调生命历程的艰辛与残酷;“自我状态”的另一个构成部分则由倪军的“自画像”系列组成。从拦腰斩断的鱼到“身份”各异的人物肖像,倪军完成对于生命的两种思考。如果说鱼是在强调残酷的生命历程,那么自画像则是将这种生命历程的思考带入到个体中,由“人”出发,抛弃了人性,保留了物性,既是对自我的一种反思和体察,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延伸至更多的个体和群体。这种延伸在其另一组系列“海与目光”中同样有所体现。
“碎弱的肉体”是倪军对身边可见之物的描绘
“碎弱的肉体”是倪军对身边可见之物的描绘
《五饼》25.4 × 35.5 cm 布面油画 2012
《五饼》25.4 × 35.5 cm 布面油画 2012
《豹纹围巾》40 × 50 cm 布面油画 2010
《豹纹围巾》40 × 50 cm 布面油画 2010
《久久平安》50 × 40 cm 布面油画 2019
《久久平安》50 × 40 cm 布面油画 2019
二层“碎弱的肉体”是倪军对身边可见之物的描绘。花草、瓜果李桃、猪肉、人体……如同宋画一样,倪军在这些身边最平常的事物之中,画出了他在生活中思考感悟到的一切。这些日常之物中隐含出艺术家对时间的认知,甚至是伤感,同时每一张画艺术家都用了不同的笔触,因此其实是两个层次的肉体在场。
倪军新作“海”,源自刻入生命的记忆味道
倪军新作“海”,源自刻入生命的记忆味道
“海与目光”之中的“目光”是出现在艺术家笔下的友人肖像。法国外交官、汉学家、当代艺术家、民工、好友以及艺术家的母亲,策展人有意打破这些人物的阶层,在这些肖像之中,艺术家展现了精湛的绘画技巧,生动的表情呈现出对人物内心的深入挖掘,细细品读,在如同书法的“写”的笔触中蕴藏着他的情感、思考。
“目光”是出现在艺术家笔下的各色肖像
“目光”是出现在艺术家笔下的各色肖像
“倪军——一个棘手的个案”   在日常中感悟 于细碎中蝶变
“倪军——一个棘手的个案”   在日常中感悟 于细碎中蝶变
艺术家的母亲
艺术家的母亲
在展览最后一部分“未打开的档案”中,堆叠了倪军从少年时代至今珍藏的报刊、手稿、日记、相片、信件等等。墙上有一张小画,是两本书,一本红色封面上用英语写着“CHINA”,另一本绿色封面上用汉语写着“美国”。画的左边展柜展示了倪军1989年赴美之前的文献资料,而右边展柜中则是赴美之后的生活、艺术记录。如同于渺所说:“90年代初期的纽约聚集了众多中国艺术精英,而倪军是这一艺术生态中最活跃的一员”,倪军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他是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同时还是一名敏感的时代记录者。
意喻颇深的作品,红色封面英语写着“CHINA”,绿色封面汉语写着“美国”
意喻颇深的作品,红色封面英语写着“CHINA”,绿色封面汉语写着“美国”
左边展柜展示了倪军1989年赴美之前的文献资料,右边展柜中则是赴美之后的生活、艺术记录。
左边展柜展示了倪军1989年赴美之前的文献资料,右边展柜中则是赴美之后的生活、艺术记录。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6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