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线交错之处 杨圆圆编织了一张繁复的叙事网络
杨圆圆曾用“编织”来形容自己的工作方式,她热衷于将不同类型的图像素材与文本“编织”为一张繁复的关系网,以便探索视觉叙事的可能。
7月9日下午四点,杨圆圆个展“在视线交错之处(上)”在C空间开幕,通过一系列真实材料和虚构叙事,呈现了她以巴西南部城市阿雷格里港为背景创作的作品。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延续了她以往的特点,展出作品包括两个主体:一本包含数个短篇故事的小说集,以及一些与小说文本有着互文关系的摄影作品。杨圆圆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尝试创作一部完整的小说来将整个图像素材编织起来,因此有着更强的叙事性。

三个与“异域的中国”有关的片段

摄影师与陌生人
走进C空间,可以看见展览脉络清晰地分为五个部分:一封写于1975年的信;T的相册;三个与“异域的中国”有关的片段;一篇以1863年的杀人案为起点展开的写作(一个小说家对摄影的思考);摄影师与陌生人。这都是杨圆圆自己设计的,在每个部分的木板上,呈现的则是一些真实或虚假的叙事材料。

T的相册

F所拍摄的照片背后的印花
展厅中央有一个螺旋形的帘子十分引人注目,在帘子上面印了数张各式各样的窗子。杨圆圆认为,窗户的形状很像相机的取景器,它对窗内人的生活进行着记录,正如我们拿起相机对城市所进行的记录。

窗之螺旋

杨圆圆作品里的窗
在越来越多的取景框里,摄影者与被摄者时刻发生着交集,这便是两条视线的相互交错。但杨圆圆却并不满足于这种单纯的静态照片,而是渴望将照片背后的一系列故事立体地呈现给观众,为此,她不倦地收集资料并进行“编织”的工作。
本次展览除了五部分作品之外,还有一个附录室,展现了她在巴西生活的四个月内所搜集到的各种真实资料。杨圆圆说,其实在巴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整个作品的计划了。她还表示,作品的第二部分“在视线交错之处(下)”会以出版的方式与观众见面。

观众驻足在附录室的资料前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