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双年展 关乎“记忆”
一场关于“记忆”的展览,即将于2014年6月28日晚上18::30开幕。不得不说,作为第二届举办的中意双年展,对于许多观众来说,这场展览显得有些陌生。而5个展场同时开幕,同时进行门票售卖的展览方式,在熙熙攘攘的798艺术区里也实在太过少见。不过,随着展览的临近,中意双年展组委会选择了以一场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揭开了长久蒙在这场跨国双年展头上的神秘面纱。
季晓枫与媒体在在3画廊
一切关于“记忆”
2012年,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首届中意双年展的主题是“自然之沉思”。两年后,“记忆”,则成为在中国举办的这场第二届中意双年展的展览主题。中意双年展主策展人、同时也是在3画廊负责人棉布女士表示,“记忆”这一题目,其实分为三个部分:即将注意力投射在艺术史之中的,关于记忆的部分;将记忆与艺术家的自我历史联系在一起的,源于记忆的部分;以及将记忆带入未来的部分。
针对这一庞大的主题,双年展中、意双方的策展团队,在原有的艺术家资源的基础上,又用了10个月进行艺术家的扩充与挑选。最后敲定了中、意双方各近60位,总计120余位艺术家,每位选取一件作品参展的基本形式。而本次展览对包括架上艺术、雕塑、装置、影像、行为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都有所涵盖。其中,由中、意双方组成的16名建筑设计师绘制清明上河图规划图的行为作品,一位女艺术家使用一把货真价实的箭射向未来的行为作品,都将在开幕当天进行呈现。
据中意双年展组委会总监季晓枫先生介绍,这次展览在挑选艺术家时,更加重视艺术家的独立意识,因为这样才能使得中国和意大利这两个不同文化的国家,在“记忆”这一主题上产生更加深入的对比与探讨。而在对于不同记忆的背景下,两国如何生成衔接与交流,季晓枫表示,历史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看待历史的态度。而由记忆所生成的文化,在混乱与碰撞之中,才更有可能产生新的可能性。
布展中的塑料三厂展厅
做“不一样”的双年展
现如今,世界上的诸多国家,都以其多元的文化构成而产生了对于传统的不同形式的包容。而在中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古老的国家,其他文化的传统要在这里开枝散叶则并非易事。因此,中、意双方的策展团队的一次邂逅,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中意双年展的缘起。并且,由于双方团队都在各自的国家都进行过许多年的艺术经营历史,在这些积累的推动下,第一届中意双年展得到了非常好的反响。与由于策展团队的更换,使得题材上带有更多不确定性的其他双年展相比,中意双年展将注意力放在对中、意两个国家文化的比较上,则显得尤为专注。而这种专注,也将吸引到了美国、德国、加拿大等众多国家使馆的关注与支持。
对于传统的表达,不同的国家自然有各自不同的方式。对参展作品已经相当熟悉的棉布介绍说,意大利的作品,风格大都偏重理性,有很明显的特征;而中国的作品则非常多元,表达的自由度非常高。而季晓枫则补充道,由于运输的原因,意大利方面对作品的选择上更偏向于小尺幅的呈现,而中国的艺术家,本次会带来一些体量非常巨大的作品。这种种的不同,使得两国的策展团队在如何搭配作品,怎样能够使得这场大型展览在炎炎夏日带给每一个参观者丰富的观展体验这一课题上大费周章。他们希望最终能够进行一次完美的呈现。
关于商业,季晓枫表达了本次双年展毫不避讳商业运作的态度。他表示展览本身也就是一次利益交换的过程,因此本次展览正在积极的促成与玛莎拉蒂的合作,并寻求包括酒类品牌、食品品牌在内的诸多商业资本的赞助支持。并且,除了这些商业元素的加入之外,展览也会进行作品的销售。而对于展览门票的销售,季晓枫表示,卖票倒并不会为展览带来多大程度上的收益。之所以要设置门票,是因为观众如果买票观展,参观时就会更加认真,也能任意的进行评论和挑剔。这是本次中意双年展自信的表现。
本次双年展的场地设置,将包括位于崔各庄乡的北京塑料三厂文化园,和位于798艺术区内的包括艺术工厂、百年印象、杨·国际艺术中心、在3画廊四家机构在内的总共5个展场,这五处展览将同时开幕,不过闭幕的时间各不相同。比如主要进行上一届双年展米兰展览现场回顾的杨·国际艺术中心,展览时间将持续两周。而在艺术工厂展厅内进行的展览,将在8月11日结束。在塑料三厂的展厅内进行的展览进行的时间最长,会持续至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