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此时”:与时为共,时共与。

作者:郁婷图片提供:RAM 2017年7月9日 资讯展览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展览现场,2017,上海外滩美术馆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展览现场,2017,上海外滩美术馆
由著名策展人拉瑞斯·费洛乔(Larys Frogier)策划的国际著名法籍艺术家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的个展“共此时(Synchronicity)”,自昨日起在上海外滩美术馆(RAM)正式对外开放。
这次展览作为帕雷诺在中国的首个展,虽然RAM的空间环境比较玲珑且局限,所展示作品也在相当大程度上沿用过往旧作,但是作为长期致力于对展览结构及空间体验实行持续探索与实践的代表艺术家,帕雷诺对于空间的敏感、把控和使用委实叫人兴奋。了了的几件作品所构建的完整“剧场”,不仅将RAM的分散格局做了立体串联及整合,同时对于时间、空间、光与声音的交汇使用而产生的对于观者知觉体验的操纵和延展,简单粗暴又极具文雅。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一楼展厅入门处设置的旋转书架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一楼展厅入门处设置的旋转书架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二楼展厅,观众坐在地毯上静待影片《这世界以外的任何地方》的播放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二楼展厅,观众坐在地毯上静待影片《这世界以外的任何地方》的播放
如果说2015年在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的展览“H {N)Y P N(Y} OSIS”是帕雷诺在“时间叙事”的基础上,将声、光、电及表演在既有空间中,将“公众体验”在整体的展览结构上最大程度地进行调度的话,那么“共此时”,则在相应的基础上,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将公众体验高度纳入到展览线索中,甚至与展览结构构成经纬关联的剧场式呈现。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二楼展厅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二楼展厅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二楼展厅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二楼展厅
诚如艺术家所意愿的,通过弱化单件作品的个体存在而实现展览完整合一的效果,将展览空间构建成一个有脚本的剧目场,从而展开一系列的事件。于是在没有展签图注和一切作品说明的情况下,将作品搁置,转而以单元结构,或者章节呈现来对展览进行进入和分析的话,公众参与的意义,便从RAM一楼那一座与门齐高的旋转书架开始,自踏入RAM并决定购票进行观赏的那一刻起被有效的介入了。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二楼展厅,观众坐在地毯上看影片《这世界以外的任何地方》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二楼展厅,观众坐在地毯上看影片《这世界以外的任何地方》
观众佩戴3D眼镜观看影片
观众佩戴3D眼镜观看影片
或者不明就理的观众对于这一种介入不以为意,然而这就是帕雷诺的惯用手法——以“不经意间”介入的方式对展览体验进行引导和基本把控。设想,当需要通过一扇门时,原本的门宽却被“阻挡”了的时候,一种不易察觉的不自在感和被限制的微妙压迫,在稍纵即逝的瞬间完成了帕雷诺的目的。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三楼展厅入口处悬挂着帕雷诺2015年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个展的其中一件灯箱装置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三楼展厅入口处悬挂着帕雷诺2015年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个展的其中一件灯箱装置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三楼展厅入口处悬挂着帕雷诺2015年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个展的其中一件灯箱装置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三楼展厅入口处悬挂着帕雷诺2015年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个展的其中一件灯箱装置
而后随着楼梯上到的二楼,是一面大型移动屏幕,投影播放着帕雷诺2002年的电影《这世界以外的任何地方》。在这里,观众被要求带上3D眼镜进行观看。这件呈现方式与2012年巴塞尔艺术展上的《玛丽莲》异曲同工的旧作,实际上并没有显示出多少对于空间体验在RAM这个独特的环境中所应该有的气质。这一个章节的公众介入,不在于影片本身,也不在于观众观看影片的这一行为,而是在于当那些被设置好在不同时间段中自行开启和闭合的卷帘运动的过程里,观众对于空间环境的转变在瞬间所产生的好奇和心里期待。声音在此处所产生的作用也仅仅只是铺垫,并没有更多的情绪。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三楼展厅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三楼展厅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三楼展厅,工作人员不定时更换墙面上的磷光死亡海报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三楼展厅,工作人员不定时更换墙面上的磷光死亡海报
而这一对于观众知觉的无形操纵,在拾阶而上的三楼得到了强化和推进。当墙上的磷光丝网印海报在不确定的时间里得以“目视”的时候,起初的不明所以、到好奇、到无可奈何又按耐不住心焦的过程里,耳边充斥的声音却并没有平抚等待者的焦虑,而是以不间或的节奏差异给了一些提示,或者也许更恰当的应该说是“撩拨”。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三楼展厅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三楼展厅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三楼展厅,墙面的磷光数字未有在暗黑的环境下才会慢慢凸显出来。然而观众却往往不知道到底还要多久,才可以等到空间由透亮到完全黑暗。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三楼展厅,墙面的磷光数字未有在暗黑的环境下才会慢慢凸显出来。然而观众却往往不知道到底还要多久,才可以等到空间由透亮到完全黑暗。
“声音”在这个“剧场”里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容来呈现,是在RAM的四楼。在一个完整干净的二层空间里,混杂着各种音色的“声音”以不同的频率交汇,并作为主要的内容物填满了整个空间的同时,也吞噬了每一个到访者的第一感官意识。展览所强调的视觉质感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观者唯一可见的,仅有一个干净的空间,还有空间里在不同的时间位移里出现的亮白色的“点光”。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四楼展厅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四楼展厅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四楼展厅,光斑随着时间的流转产生位移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四楼展厅,光斑随着时间的流转产生位移
来的这里之后,再回到展览的最初感受和展览主旨“共此时(Synchronicity)”做进一步的咀嚼,不难发现艺术家在时间位移和空间结构上对于知觉把控所使用手法的精彩绝伦。而在小巧精致的空间环境中,将知觉最细微化处理,也完全契合于RAM这栋建筑的自身气质和文化语境。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四楼展厅,光斑随着时间的流转产生位移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四楼展厅,光斑随着时间的流转产生位移
“共此时”,与时为共,时共与。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展览现场,2017,上海外滩美术馆
“菲利普·帕雷诺:共此时”展览现场,2017,上海外滩美术馆
展览展至2017年9月17日。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