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不同时空观念的“时间与空间”,来看看今格空间夏日群展

作者:吕晓晨 2021年7月11日 资讯展览
7月10日,今格空间带来十二位艺术家群展“时间与空间”,带来菅木志雄、杜婕、Antonia Low、王宁德、陈彧凡、付小桐、张雪瑞、董大为、廖斐、迟群、鞠婷、李昶12位艺术家的作品。
来自不同时空观念的“时间与空间”,来看看今格空间夏日群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若谈到本次展览的契机,则不得不提到今年6月今格空间与西安南山社共同推出的群展“之间”。“之间”的存在释放了一种确定性、艺术本体语言相互转换;而“时间与空间”则在“之间”的基础上更多维度探讨不同时空观念在艺术实践中的多元显现。其中,菅木志雄、付小桐、王宁德三位艺术家与今格空间是首度合作。
菅木志雄《通景》  31×25×8.5cm 木头 2011
菅木志雄《通景》  31×25×8.5cm 木头 2011
董大为 《尘归尘系列》 300×330cm 墙上马克笔 2021

付小桐 《164.975孔》 112×163cm 手工宣纸 2021
董大为 《尘归尘系列》 300×330cm 墙上马克笔 2021
付小桐 《164.975孔》 112×163cm 手工宣纸 2021
付小桐《164.850孔》  100×72cm 手工宣纸 2019
付小桐《164.850孔》  100×72cm 手工宣纸 2019
在“抽象”的这条线索下,今格空间带来了一个充满个性与温度的现场,展览入口便是日本“物派”艺术家菅木志雄充满手作温度的作品,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注重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物体与设置空间的关系;接下来一览无余的展厅内,王宁德的“有形之光”系列将完整的图像在透明胶片上进行碎片化,并通过特殊的照明呈现出完整影子的图像;董大为马克笔纸上作品和粉笔画,构成了一个缤纷色彩的场域:其中粉笔画他在展览开幕前一周刚完成的墙上绘画,创作这件作品时,董大为的身体在运动,粉笔末也往下掉落,与墙上的绘画形成了一个三维空间;付小桐在手工宣纸上扎针,呈现了一个密集的视觉张力;杜婕的作品则将中国传统水墨和抽象现结合,呈现了一个理性与感性的画面;陈彧凡的两件作品,无论是福建盛产的木材还是以燃香穿透手工纸,都带有浓厚的个人成长经验;廖斐则通过图像,重现了他装置作品的过程:通过木条的干湿变化,使原来看似稳定的结构发生变化:倒下来的木条与绑在其上的灯管破碎;迟群、鞠婷、张雪瑞三位抽象女将,也折射出她们各自的观念、方法、材料,视觉表现上;李昶的灯箱装置内部,放置着一个指针被置换为单点光源的时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移动,此时它不再代表时间刻度,而成为一个不断移动的光点……
陈彧凡《衍生物》  165×165×39cm 木头、布面丙烯综合技法 2015-2016
陈彧凡《衍生物》  165×165×39cm 木头、布面丙烯综合技法 2015-2016
廖斐《移动 No.3》 特定地点装置 尺寸可变 3版 2015
廖斐《移动 No.3》 特定地点装置 尺寸可变 3版 2015
张雪瑞 《2016 225-1》 150×150cm 布面丙烯 2016

鞠婷 《+-020115》 183×183×3.5cm 木板丙烯 2015
张雪瑞 《2016 225-1》 150×150cm 布面丙烯 2016
鞠婷 《+-020115》 183×183×3.5cm 木板丙烯 2015
来自不同时空观念的“时间与空间”,来看看今格空间夏日群展
​鞠婷 《+-020115》 183×183×3.5cm 木板丙烯 2015
​鞠婷 《+-020115》 183×183×3.5cm 木板丙烯 2015
而最特别的一件,当属英国艺术家Antonia Low的装置,她拍摄了布鲁塞尔艺术中心的走廊,玻璃窗和暖气片在聚酯纤维纱上呈现出一种别样的感觉。在今格空间负责人蒋伟看来:作为西方艺术家的Antonia Low表现手法更为直接;而东方艺术家们的作品则更为复杂:包含个人经历、哲学乃至文化层面的内容。
Antonia Low 《另一空间的呈现V》 405×130.5cm 聚酯纤维纱、木棍、不锈钢图钉 2014
Antonia Low 《另一空间的呈现V》 405×130.5cm 聚酯纤维纱、木棍、不锈钢图钉 2014
展览将持续至9月4日。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