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看东八时区里的东方智慧,佳玥新书《时间里的中国人》发布
法国人柯思婷·佳玥(Christine Cayol),在北京已经生活了近二十年,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从陌生到适应,从排拒到接纳,甚至还推广到法国去——她写了两本书,《为什么中国人有时间》《十句中国格言的智慧》,在法国介绍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智慧,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大面积的好奇,其中,《为什么中国人有时间》还被翻译成西班牙语和荷兰语。
2003年初来乍到时,佳玥便感觉到生活在北京这个“既封闭又开放、既冷淡又热情的世界”中的人们,与时间的关系似乎与法国人不同:“罕见的快速度与亚洲人的散漫劲儿比肩而存”,既紧张急迫又极有耐心——耐心到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迟到;可以在谈判的餐桌上,不谈问题,而是各种迂回术、预热术、造势术轮番上演。而且,一个中国人在收到邀请时,并不一定要回答“去”或“不去”,而是回复两个字:“收到。”这跟法国人太不一样了。
此外,佳玥发现,与电话、邮件相比,中国人更看重面对面的交流,不惜坐几个小时的飞机去赴一个短暂的聚会。见一面,哪怕只见几分钟,也比只交流不见面要紧得多。中国人认为现场观察、亲身体验反而会大大节省时间;那些理论和假说不会让他们产生激情。而且,在中国,“懂得等”比“让人等”高明,等待的时间中,蕴藏了观察的智慧。
法国人和中国人都对“吃”情有独钟,然而,法国人用餐前的礼貌用语是“祝您胃口好”,而中国人的说法却是“请您慢用”,两句话表达的都是对对方的关心,但其后却有着不同的期许。
在西方的观念中,时间是线性的、可测的理性时间。这种“横向的”时间观是工业革命以来,细分规划、加速挤压的结果。这种时间观服务于技术活动。它让人想到进步、前进,并使之成为有效的现实。就仿佛一个“横向”延伸的箭头,刺激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一直往前,为计划、为效能、为更好的结果而狂奔。这一时间观,导引了现代性,其威力和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是完全被“客观化”了的。
带来高效的同时,这种机械的、被设定的时间观念,也失去了时间的内涵。然而,佳玥发现,虽然整个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令人难以置信的高速增长期(它在经济和工业上三十年完成的改变,欧洲至少用了一百五十年),但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不同的哲学的、历史的、社会的原因,形成了中国人对时间的不同体验,使中国人与时间上的功利主义,一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虽然佳玥也惊讶:中国人明明自己有着“拔苗助长”的故事,但现在却也高叫着“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让四五岁的小孩子开始学习英语,甚至法语、西班牙语。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拥有“与时间共舞”的技能,拥有以“盘古开天地”的文化传统(人与自然合一)。不过,即使如此,中国人在生活中还是流淌着不一样的文化气质。比如,不同于法国人的约会,必须“早点”预订,中国人可以“择日不如撞日”,可以接受最后一分钟才邀约。这是对他人的慷慨,是好客的文化内核。中国人的生活中,也有各种关于时间的表述:“慢慢来”“即兴发挥”“熬煮”“小火慢炖”“春收秋藏”“一炷香时间”……,还有慢性的感性的中医文化、水到渠成重气重韵的书法艺术、要求心灵腾空的太极……“这些传统,无时无刻不在调节着工业化乃至数字化的时间”,时间除了“高铁模式”之外,还有“心灵模式”。
每个人都被“横向的”时间观绷得紧紧的。在中国的生活,让佳玥体会到了“纵向的”时间观,一种“感性的、内在的、有益的、令人珍视的时间”,邀请人们沉入内心,去思,去爱,“那是献给深化、献给关系、献给创造的时段”。
比如,现在的佳玥,会和大家一起花五个小时包饺子,和面、醒面,擀皮,包馅,一起等待,一起品尝。“饺子的‘饺’与交流的‘交’同词根,花时间相交相处,共同分享,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去计算时间。”再比如,佳玥在时间安排上也学会了“留空”,留出更多的空来给惊喜、给不期而遇的邂逅。这“空”不是虚空之“空”;哲学术语谓之“可能”,物理学术语谓之“空间”,音乐术语谓之“节奏”。对于佳玥来说,这些在之前是不可能的:之前的一切都要settle好,按照计划来,不能乱。
本书的封面设计,突出了“山水”的意象:标题“时间里的中国人”像水一般流淌,远方是董其昌笔下的山影绰绰,既是作者所倡导的“纳山入体”,与天地合一,也是“静观”山水、体验纵向时间的意涵。而内文中,既使用了文章所提及戈雅、布鲁盖尔、塞尚等人的经典画作,也以另一种不同的宣纸印刷形式,呈现了中国特色的山水写意,如此对比,希望读者能从多个维度来感受并思考书中所提及的东西方两种不同的、互补的时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