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陌生到熟悉 今格艺术中心展出李昌龙同名个展

展览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7月16日,位于工人体育馆西侧的今格艺术中心再开新展。由朱彤策划,艺术家李昌龙携近七年来创作的六十余幅作品占据今格艺术中心两层空间,集中呈现了艺术家“景观写生计划”之后的艺术动态,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用视觉来发出声音,用绘画联系现实中的自己,探讨每个人的境遇和遭遇”的盛大视觉现场。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展览现场由“反景观”、“日常政治”和“色层与边界”三个部分构成。在完成一系列“强调空间、场景、荒诞的剧情”的舞台感强烈的、“强调陌生情境与书写性”的绘画创作之后,2010年艺术家李昌龙开始进入主动的画面语言尝试。从强调编排并符号化的“舞台感”中解放自我,从图像重新回到材料、笔触和形状。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近七年来的新作,李昌龙以艺术家的自觉,尝试着从图像到语言、将景观变成材料转而更深层次的绘画语言探索,从“舞台”离开,李昌龙将视野放回到某种“现实”,离开反复编排带来的迟滞与剧场化,在新作中,李昌龙为画面注入更多的宁静与庄严。

作品局部

开幕现场展出作品

开幕现场展出作品
在展览现场我们可以看到,之前李昌龙作品中很容易让人区分的“现实”与“陌生”变得交融,而或为背景、或为造型方式的色块则让李昌龙的画面中保留着“熟悉”。在新作中,有人迹的戏剧冲突被无人的现场替代,弃置之物保留着使用过的痕迹,将“故事”隐藏在笔触和色块之后。在自述中,李昌龙写到,“2010年我结束了景观写生计划……回到工作方法的生成和画面气质的营造。把身份政治与事件美学暗含在语言探索的背后,把碎片化的景观叙事隐藏在每一个色块、形状和迟疑反复的笔触里,在语言的生成过程中磨合观念内化的方法……”

艺术家李昌龙(左)、策展人朱彤(中)与策展人黄笃在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