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钻石之叶” 对世界文化遗产说“不”
自2013年首届“钻石之叶”之后,艺术家手制书展以三年展的形式推出,本次展览时隔近三年后再度发生,10月23日下午4时,第二届“钻石之叶”艺术家手制书展开幕式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圆弧楼梯举行。出席此次的来宾分别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以及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冰。

主体展现场

丹妮丝·霍瑞斯欧 《三个侦察兵》 1993

余月雄&彭双双 《艺术家指南》 2015

伍必端、约翰·凡·考文伯格、安杰伊·K·维希涅夫斯基 《纪念但丁》 1988
此次展览包括主体展及副展两大部分,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二层B馆展开,共展出国内外约150件手制书作品,其中国外艺术家作品占到100件,其余约40%的作品均出自于国内艺术家之手。除了主体展之外,第二届“钻石之叶”还涉及到了“艺术家之旅与手制书”、“立体手制书”、“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书籍设计”这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徐冰,与伦敦艺大切尔西学院教授克里斯·温来特共同策划。

主体展大厅现场

邱爱艳 《刺字——山海经》 2012-2014

丹妮丝·霍瑞斯 《杀戮》 1988

王琛 《意象燕京》 2015

王雪洁 《天水·麦积山》 2014
关于主体展部分:
书将特殊文化的基因写在了其本身,其中特殊的造纸文化,特殊的印刷文化,特殊的民族文化,特殊看待艺术的方法,这些因素势必与世界其他书籍的特殊性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联系。据徐冰看来,“钻石之叶”将激发中国艺术、设计爱好者们的创造力并提供了一个中外相互学习的机会。本次手制书的作品均来自于征集海选,而所参加此次展览的作品可以看出书籍艺术上的实验性,并兼具很强的艺术观念,而通过这些有个性的书籍作品可以了解书籍作为言说方式的一个文化载体。而就在三年的时间里,书籍的阅读的关系正发生着飞速的改变,数字阅读对于纸媒阅读的改变和取代就在近几年按照一条抛物线的走势在发展;但从本次展览来看,纸媒书籍的环境与过往又在悄然声息间出现了新的转机。而这也同时在一方面为手制书在内容创新、功能变革的十字路口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书将特殊文化的基因写在了其本身,其中特殊的造纸文化,特殊的印刷文化,特殊的民族文化,特殊看待艺术的方法,这些因素势必与世界其他书籍的特殊性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联系。据徐冰看来,“钻石之叶”将激发中国艺术、设计爱好者们的创造力并提供了一个中外相互学习的机会。本次手制书的作品均来自于征集海选,而所参加此次展览的作品可以看出书籍艺术上的实验性,并兼具很强的艺术观念,而通过这些有个性的书籍作品可以了解书籍作为言说方式的一个文化载体。而就在三年的时间里,书籍的阅读的关系正发生着飞速的改变,数字阅读对于纸媒阅读的改变和取代就在近几年按照一条抛物线的走势在发展;但从本次展览来看,纸媒书籍的环境与过往又在悄然声息间出现了新的转机。而这也同时在一方面为手制书在内容创新、功能变革的十字路口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西安美术学院版画希第四工作室集体创作 《古籍翻刻项目》 2015

AHHA工作室 《文明》 2015
正如徐冰所言,每一本书的制作都代表了制书人的智慧以及对于手工制书的态度。而艺术家带来的每一件作品无不反映出在特殊文化背景下所受到的影响;从一本纸质书的制作过程到最终的呈现方式可以看出其中所包含的不仅有当今社会现象的浸入,而且蕴含了它作为“艺术”或“文化载体”的文化尊严。

此次展览策展人之一徐冰发表个人观点
副展之一:
立体书展在此分为三部分内容,一为19世纪立体书珍品,二位现代的优秀立体书,三是国内年轻作者的创作。众所周知,立体书起源于13世纪,其艺术表现力突破了平面及二维的局限性,打开并激活了书籍的更多发展可能。
立体书展在此分为三部分内容,一为19世纪立体书珍品,二位现代的优秀立体书,三是国内年轻作者的创作。众所周知,立体书起源于13世纪,其艺术表现力突破了平面及二维的局限性,打开并激活了书籍的更多发展可能。

副展之一“会动的书”展厅

马丁·詹金斯&布瑞恩·桑德斯《泰坦尼克号》 2007

洛塔尔·麦根多福尔 《万国马戏团》 1887

Coco&董亚楠 《怪物岛》 2015
副展之二:
据了解,这部分作品来自于“诺贝尔博物馆书籍装贴展览”的部分作品。这里展出的书籍主要是瑞典书籍艺术家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墨和2012年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的文学作品所做的手工书设计。
据了解,这部分作品来自于“诺贝尔博物馆书籍装贴展览”的部分作品。这里展出的书籍主要是瑞典书籍艺术家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墨和2012年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的文学作品所做的手工书设计。

副展二“诺贝尔博物馆书籍装贴展览” 展厅

艾丽丝·门罗 《亲爱的生活》 2014

艾丽丝·门罗 《逃离》 2014

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 《诗歌与散文1954-2004》 2011
副展之三:
在美术馆二层的一个小型展区中陈列了“艺术家的旅程”的书籍作品,这些手制书都与艺术家的旅程有关,或为文字,或为摄影,以一种书的形式来呈现他们亲身经历的旅行,而旅程被艺术家的观念所概念化,诠释书本也可以成为旅行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在美术馆二层的一个小型展区中陈列了“艺术家的旅程”的书籍作品,这些手制书都与艺术家的旅程有关,或为文字,或为摄影,以一种书的形式来呈现他们亲身经历的旅行,而旅程被艺术家的观念所概念化,诠释书本也可以成为旅行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副展三“艺术家的旅程” 展厅

菲欧娜·谭 《人民的声音》系列 2006-2012
开幕展的最后,万捷对此次开幕尾声给出了结语,本次“钻石之叶”比首届规模更大,内容更加丰富,而他表示在这近三年的时间内将打造一个全世界艺术家的手工制书的创作基地,从而面向全世界优秀的书籍制作艺术家并将其推而广之。他表示,未来的书也将会集书籍本身触摸、翻阅的情感与艺术家的创意和现代的科技三位一体。当书的物质形式在未来存在遭受质疑的同时,全球的艺术家们通过此次的“钻石之叶”打破了社会的舆论,无论是在作品亦或是展览中甚至是书的发展历史长河中,纸质书籍都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今年的“钻石之叶”第二届艺术家手制书展也将会重新点燃并礼赞人对书籍本身的情感与温存。
展览将持续至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