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奈我何,ICICLE SPACE之禾空间展出双人联展

作者:滕昆 2017年10月17日 资讯跨界
展览学术主持包铭新及艺术顾问林明杰在预览上致辞
展览学术主持包铭新及艺术顾问林明杰在预览上致辞
为庆祝ICICLE之禾品牌二十周年,ICICLE SPACE之禾空间于10月15日呈现品牌合作艺术家何兮与何佶佴双个展“你奈我何——何兮·何佶佴作品展”。这是继ICICLE之禾推出艺术家合作系列服装后, 再度将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和生活态度更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大众面前,展览同时将注意力聚焦在了著名当代中国画家何兮与青年艺术家何佶佴作品的对话上,以艺术的视角诠释了品牌将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融合的理念。
你奈我何,ICICLE SPACE之禾空间展出双人联展
你奈我何,ICICLE SPACE之禾空间展出双人联展
你奈我何,ICICLE SPACE之禾空间展出双人联展
你奈我何,ICICLE SPACE之禾空间展出双人联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以“你奈我何”为名,既表达着来自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趣味,又暗含着两位艺术家的父子关系,既有豪迈洒脱,又有无可奈何。两位都研习过多年水墨的艺术家这次分别以水墨作品与油画、新媒体作品为呈现对象,形成材质上的对话,与气质上的呼应。作为ICICLE之禾合作艺术家,何兮的绘画元素被应用在多季服装设计上,水墨意趣与东方风尚在现代精神下抒发独属东方的当代美学。本次展览中,何兮带来了自己多个系列的水墨创作,常见的题材与罕见的呈现形式共同营造出不同以往的水墨观感,暗含艺术家的小情趣,生发水墨艺术的大意境。
你奈我何,ICICLE SPACE之禾空间展出双人联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年轻艺术家何佶佴则选择在本次展览中展出油画与新媒体作品。这位目前正在跨媒体专业就读的前水墨人物专业艺术家呈现出了自己作为年轻人,自由、洒脱、犀利的一面。某个定格的瞬间,某个似乎有暗喻的日常之物,何佶佴以粗放的笔触描绘的世界带着一些激烈和神秘,潜伏在爆发的边缘,呈现出安静的伪装。
Hi艺术=Hi
何兮=何兮
何佶佴=佶佴
Hi:您跟品牌合作多久了?
何兮:从2015年开始,做了两年多、四个季了。
艺术家何兮在展览现场
艺术家何兮在展览现场
Hi:是一种怎样的合作方式呢?
何兮:品牌开创了一个艺术家的系列,我是这个系列合作的艺术家。之前的合作是品牌使用我作品里的一些元素、图示。慢慢的我们都觉得这种合作方式应该要有改进,希望里面会有一些我的理念性的东西进来,能把我的绘画和品牌设计真正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当然是非常难的,不单单是一种图案上的结合,更多是一种境界上的,水墨意味上的东西要结合在服装里面,还是很难的。
《窗外 天空(2》)58.5×53cm 绢本水墨 2017
《窗外 天空(2》)58.5×53cm 绢本水墨 2017
《死者对生者无动于衷(1)》 54×54cm 纸本水墨 2017
《死者对生者无动于衷(1)》 54×54cm 纸本水墨 2017
Hi:那您做了怎样的调整?
何兮:因为我是搞水墨的,所以还是要坚持用水墨这种方式来表达我的当代的生活感受,这个创作的基调是确定的,结合上就一直在跟设计师慢慢摸索,有一些为品牌二十周年专门设计的系列已经在呈现了。
《遇见(6)》 37×24cm 绢本水墨  2016
《遇见(6)》 37×24cm 绢本水墨  2016
《无法预知的进化(1)》  42×42cm 绢本水墨 2017
《无法预知的进化(1)》  42×42cm 绢本水墨 2017
Hi:佶佴也是学水墨画的,为什么这次展览没有呈现水墨的作品?
佶佴:这个其实还是想跟父亲的作品有所区分。因为这么多年下来他是坚持水墨这种方式,但是我可能是不一样的,对他来说,水墨就是一种确定的方式了,而我在艺术方式和手段上还是有选择余地的,对我来说,只要符合我的呈现要求,就像我现在的专业,跨媒体一样,不管是油画、装置、雕塑还是水墨,是都可以的。
艺术家何佶佴在展览现场
艺术家何佶佴在展览现场
Hi:那你觉得你们父子在作品上是否有一些继承性的脉络?
佶佴:当然,一定是有的,但是可能不是表面上的、技法上的。我个人觉得,我们在画面里是有共有的东西的,只是可能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比如父亲用水墨的方式,很隐晦的在表达一种“小坏”的东西,而我可能用的是另外一种方式,但是看下来也会找到某种“小坏”的气氛,我想这个东西是相通的。
《黄色背景上的一顶绿帽子》 100×80cm 布面油画 2016
《黄色背景上的一顶绿帽子》 100×80cm 布面油画 2016
《水果硬糖》 55×46cm 布面油画 2017
《水果硬糖》 55×46cm 布面油画 2017
Hi:你如何看待父亲的这种跨界合作?
佶佴:我觉得挺好的,能再突破一下自己挺好的。
《绿色治疗》 100×80cm 布面油画  2016
《绿色治疗》 100×80cm 布面油画  2016
《请看下一件展品》 60×50cm 布面油画  2016 
《请看下一件展品》 60×50cm 布面油画  2016 
Hi:你最喜欢佶佴的哪件作品?
何兮:比如这张《六六六》,可能我更注重一些绘画性的东西,我知道这张画画出来台南了,你看他没有打稿子,直接画出来一个圆里面表现了三个面,要知道这个是非常难的,我非常喜欢他作品里的这种恣意的、自由的、天马行空的表达和呈现。
《六六六》 40×40cm 布面油画 2016
《六六六》 40×40cm 布面油画 2016
Hi:那你觉得父亲哪个系列最有代表性?
佶佴:我觉得这三张是这个展览里最有代表性的。
何兮:最早第一张是18年前的作品,当时佶佴才六岁,在我的纸上画的涂鸦。我就觉得画的太好了,太轻松了,画的鸟儿太自由了。我粉刷掉那张作品,画了一个我画的鸟,而这个鸟可以看到是被束缚的——我想表达的,就是一种对天性的压抑。后面这个是16年之后,他把我的画儿给涂了,后来在我的作品上又画了一张他的鸟,所以我觉得这组作品是反映我们俩关系的。虽然我一直很欣赏他,但是中间确实压抑了他的很多天性,我欣慰的是十六年后他终于释放出来了。
《鸟——与何佶佴的对话》 65×45cm 纸本水墨 1999
《鸟——与何佶佴的对话》 65×45cm 纸本水墨 1999
《画个鸟(1)》 65×45cm 纸本水墨 2016
《画个鸟(1)》 65×45cm 纸本水墨 2016
《画个鸟(2)》 65×45cm 纸本水墨 2016
《画个鸟(2)》 65×45cm 纸本水墨 2016
何兮与何佶佴合影
何兮与何佶佴合影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