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豪个展“四叠半”,用水泥构造一个充满禅意的空间
7月15日,王豪个展《四叠半》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B展厅开幕。
展览名称“四叠半”取自典型和式房间面积的一种表示方式,日式茶室通常会采用四叠半的结构,故而这一概念既与王豪作品的建筑结构感有所吻合,也饱含了小中见大的禅意。
展览展出了王豪新作中的三个系列“寂”、“远”、“朴”恰恰暗合了“四叠半”这个空间的气质。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寂”系列中,条块装的水泥被拼接在一起,错落有致,构建出灰白的基调,而翠青、橙黄、幽蓝甚至铂银则化作灰白的寂静中的蝉鸣、滴漏与钟声,反衬了画面的清寂,使人仿佛置身山林之中。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远”系列中,王豪运用水彩、坦培拉和中国画颜料,通过色调、透明度以及晕染的纹理的变化,在二维的纸板上,勾画出“高远”、“深远”、“平远”的境界。这一系列中,水性颜料产生的肌理与“寂”系列中,水泥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肌理发生了奇妙的互文关系。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在《朴(手卷之一)》中,水泥被塑造成古人绘画中的长卷,水泥的肌理更加明显,与宣纸上的褶皱相呼应,完成了不同媒材通过质感产生的转换。相比于绘画,这件作品反到更像是书法长卷,银箔、水彩、水泥纹理则化身为草书、行书、楷书等书写方式。细细浏览这件长卷,仿佛能从中读出时间留下的痕迹,这也是艺术家对于第四维的探索的体现。
王豪最新创作的一组八边形作品来源于园林花窗,亦可追溯至高古瓷器中的八方造型。园林花窗多采用镂空,高古瓷器则是突出了瓷的光滑质感,而王豪的作品却由块状的水泥拼接而成,无论是散点状或条纹状的纹理、水泥形成时产生的气孔、错落有致的多边形,还是游离于蓝色与灰色之间多层次的色彩,都在静静呈现出一种朴浊却精致、似乎矛盾又归于和谐的气质。
王豪进一步探索了水泥呈现动态形象的可能性,它可以是水的波纹,同样也可以被看做布的褶皱,无论是哪一种,流动或柔软的质感都与水泥这一媒材本身形成强烈的对撞,冲击着观者的日常经验。
展览将持续至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