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发烧友+考古达人” 毛宇在单行道画廊首次个展“风吹萬不同”
9月27日,由冯兮策划的“毛宇:风吹萬不同”在单行道画廊开幕。

展览入口处的《指数号角NO.2》,音响穿透了墙壁,极具张力

作品细节
毛宇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他的创作把目光投注在图像生成的内部视野上,而无意于纠缠其社会能指或现实批判领域。毛宇的创作可以概括成是考古式的创作思维与思考,有传承的根基又有别于传统的面貌,也是对新的另一种定义。

《指数号角》 305×400×320cm×2 声音装置、综合材料,剧院之声288b,515c,075 2018

毛宇的音设计图,像不像考古现场?
走进展览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黑色的木质音响的零件,现场的展墙特地被打通来呈现这一架巨大的木质音响——而“零件”的本体,那架更大的音响本尊,则被放置在了展览的主厅,播放着蝉鸣、敲击石子的声音等——据悉艺术家本来准备的音频是乐器的奏乐,经由这位“音乐发烧友”自制的音响播放,震慑的效果甚至会让人忽视这个展览呈现的作品本身。展厅内放置的吸音海绵,也成为观者临时的坐垫,打破了日常的看展经验和感受。


《指数号角》的另一部分,被拆分放置在了现场
据悉,艺术家毛宇还是一名“考古迷”,拥有着非常丰富的考古知识,尤其对汉代的考古十分舒适。展厅内也展出了几件架上绘画,看似是抽象画,只有线条和色块在有规律的排列。实际上,艺术家是以汉代的篆刻手法来完成的绘画,并且画面上色块和线条的排列,也是按汉代房屋的排列方式而来。就连现场巨大的音响设备,形状也与古代的墓道有几分相似。

毛宇绘画作品

作品细节,画面上色块和线条的排列,实际上是按汉代房屋的排列方式

《NO.72》 180×180cm b布面油画 2017

《NO.94》 150×120cm 布面油画 2017
“风吹萬不同”一句话,取自庄子的《齐物论》,原文是“风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原文从南郭子綦论“天籁”,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这段典故,正是呼应了毛宇本来为“音响”准备的“天籁”音乐。

《NO.91》 120×150cm 布面油画 2017
展览将持续至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