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Made in L.A.拉开帷幕

Emily Mast, B!RDBRA!N (Epilogue), 2012, exhibition and performance as part of Public Fiction's Theatricality and Sets series.
Photo Anitra Haendel
翰墨美术馆举办的第二届“Made in L.A.”双年展于6月15日拉开了序幕。展览包括了28位在洛杉矶创作的艺术家和两位艺术小组。由于双年展的组织者们——独立策展人Michael Ned Holte和翰墨美术馆首席策展人Connie Butler——选择性邀请了洛杉矶本土的艺术团体参与进来,这届双年展便带有五位艺术家或策展人指挥组织的特色。Michael Ned Holte和Connie Butler认为,这些艺术社团揭露了当下的艺术在这座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
翰墨美术馆的馆长Annie Philbin说道“当我们着手开始这一系列聚焦洛杉矶的双年展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每一届都是各有千秋的。而且这座城市中各种类型的艺术家群体绝对能够维系这么大规模的双年展。”在过去的一年里,Butler和Holte已经造访了上百家工作室,并在深入了解的过程中,去支持那些特别具有创造性的社群,并培养它们直到其获得成功。虽然双年展在主题上没有强调,但某些概念已经贯穿于策划组织的过程中了。例如, 双年展中许多艺术家把相互合作的过程纳入到自我实践之中,并通过网络游走于洛杉矶各地的艺术群落。而这些社群都是由地方艺术学校和艺术家运营的空间来支撑着的。此次选出的空间有Public Fiction、Los Angeles Museum of Art,KCHUNG和James Kidd Studio。把这五个社群吸进展览的决议,反映而来Holte与Butler的主旨:不是试图呈现任何洛杉矶的风貌,而是为了探索当地社区特有的本质。如同Holte所强调的,Made in L.A.2014力图“通过聚焦这里定义的多样化的微气候,来描绘出更为全面的洛杉矶艺术的大气环境。”除了土生土长的艺术家,双年展也涵盖了一些在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法国、德国、伊朗、意大利等地书生成长的艺术家。

Sarah Rara, The Pollinators, 2014 (still), video, sound, color, running time not yet determined.
Sound by Luke Fischbeck. Courtesy the ar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