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昊个展升级主展厅 刮刀风格愈渐成熟
9月20日,沈昊在时隔两年后再次于亚洲艺术中心举办个展,不同的是,当年在亚洲艺术中心小展厅亮相的这位年轻艺术家,今天以作品撑起了整个亚洲艺术中心的主展厅,作品跨越2006年至2014年,从中也可见这位善于使用刮刀来创作油画的艺术家在多年中不断的成熟和进步。

《截选自》 200×500cm 布面油画 2014
在沈昊自己看来,刮刀虽然是油画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作为颜料的清理工具,依然无法与画笔的地位相提并论。而沈昊的固执就在于他试图通过刮刀建立画面表达的新效果和新追求。他坦陈,从最初只会用刮刀与画布平行进行简单的颜料挤压到如今能够熟练造型并形成画面,之间经历了三年的时间。在这之后,我们自然也能够从他的近作中看出这种收放自如的手法。当然,使用这一方式也对创作题材无形中设定了限制,不管是磁带、椅子、地板还是树木、天空,都必须是能够产生色块的题材,而无法像画笔一样营造单纯的线条。或许这也是沈昊下一步的尝试方向。

《绯红之王的法院》 150×200cm 布面油画 2009
技术熟练之后的沈昊,目前在作品中的倾向已转至对观念、思想的讨论,在学术主持赵力看来,沈昊是在坚持“想象性的叙事”,知识、语言、符号都转向一种深度结构,即一种过往和现在之间的形而上的关系。而我们从作品名称与作品内容的对应以及之间并不存在的直接关联上,也可见沈昊所表现出的前进方向。

《女神》 直径40cm 布面油画 2013;《自赏派 我血腥的情人节》 150×120cm 2014
在展览的作品中,并不全是沈昊刮刀油画作品,小而精的水彩作品以及铜版画的点缀和穿插同样丰富了展览,也展示出了沈昊创作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手稿1-羊头》 56.5×38.5cm 水彩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