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致阳“工.课” 墨斋、国博齐亮相
3月28日,春暖花开,临近周末,这一天对中国甚至国际当代艺术圈来讲无疑都是个值得被记入史册的大日子,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于当天震撼开馆,人们不在上海,就在去上海的路上。在帝都的人们也不孤单,这一天,展览虽不多,可为人称道的当属台湾艺术家黄致阳的个展“工.课”了,展览在草场地主推水墨艺术的墨斋画廊及中国国家博物馆同时开幕,墨斋画廊林似竹博士及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分别担纲策展人。
墨斋展厅 左为五联大画《北京生物之春NO.1》
墨斋展厅 理性画面的《千灵显》系列
1965年出生于台北的艺术家黄致阳来京八年,但“工.课”却称得上是其三十年来创作面貌的完整呈现。在墨斋,创作于80年代末的早期纸上水墨作品《形象生态》系列,与创作于2000年的同系列作品在展厅过道来了场无声对话;2001-2002年创作的《北京生物》系列的微生物显微摄影作品似乎与水墨根本不搭边,如果说这些画面还有具体物象可循,比如蠕动的微生物、各类植物、人像等,那么在2008年-2012年的《密室》及2013年创作的《千灵显》系列中则完全是抽象的线条,或色彩斑斓热情似火,或素雅温婉。全场最耀眼的明星作品花落以高近五米的水墨绢本五联大画《北京之春NO.1》,透过墨斋于经理的专业讲解,观者才得以真正走入画面、了解黄致阳的水墨艺术。一、三、五联的人像连结二、四联的自然生灵,画面中的男性、女性人物与山石草木花鸟鱼虫及风景并非割裂存在,它们统一于“理”。每一处运笔、笔势以及汇聚内部蕴含巨大能量的“气”形成融合了儒、释、道的“理”,中国传统哲学中阴与阳的调和、乾与坤两种能量使创造力和生命繁衍得以延续,生宇宙万物。
墨斋展厅 彩色的《密室》系列
墨斋展厅 2000年创作的《形象生态》系列作品
墨斋展厅 墙壁造景 微生物显微摄影作品
墨斋的作品已足够精彩,观众对展出于国家博物馆的作品充满期待,不知还会有什么惊喜。林似竹介绍说,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作品尺幅会更大、数量更多、作品类型更多样。
国博展厅 汉白玉雕刻作品
国博展厅 彩色画面的作品灵感源于汉代织锦
黄致阳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自去年举办当代艺术家艾敬个展之后选择的第二位当代艺术家,也是国家博物馆首次举办台湾当代艺术家的个展。在陈履生看来,在国内、国家级博物馆举办黄致阳个展是希望以此为个案深入探究艺术家个体与国内当代艺术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本身之间的关系。他介绍说,这是国家博物馆第一次将墙壁粉刷成黑色,黑白墙的对比以便更好地呈现艺术家不同风格及类型的作品。
国博展厅 《心经》
国博展厅 90年代初作品《肖形产房》
在此展出的作品除了绢本、岩彩水墨绘画之外,另有展厅入口的书法作品《心经》、陈列于展厅中央一组十九件的极简主义风格的汉白玉石雕《座千峰-龙脉》、铜胎贴金箔的两组雕塑是对艺术家对于自身艺术语言的在二维之外的另一种探索,以及1991年创作、对应台湾刚解禁时人性崩塌的一组六联作品《肖形产房》。对于展览题目“工.课”的解读,黄致阳认为,他是喜欢思考的工匠,从事艺术是他一辈子的功课。他的黑白水墨作品题材借鉴于汉代画像砖、墓室壁画、瓦当造型,以及空间感、生死观等;《千灵显》系列中理性堆叠符号形成的山水是宋代理学绘画在当代的体验;彩色画面的作品是受汉代织锦形式美学影响,意在传达当下人们在五光十色的工业社会、繁华都市中找寻生命的存在。
国博展厅 雕塑及不同于墨斋展厅风格的《千灵显》系列
在水墨绘画、装置、雕塑、影像的创作之外,黄致阳还跨界参与高级时装定制,他的合作伙伴之一、国际知名品牌设计师Barbara Bui也亲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现场。
Barbara Bui、陈履生、黄致阳、林似竹、墨斋经理于先生
“工.课”在墨斋画廊及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期分别至5月11日及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