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于“编织”的编织者

作者:滕昆 2014年6月1日 资讯展览
与从天而降的编制链条相连的蒲团前,王雷正在向他的观众介绍自己的作品
与从天而降的编制链条相连的蒲团前,王雷正在向他的观众介绍自己的作品
五月的最后一天,王雷个展《爻》亮相中国美术馆。以“爻”为名,策展人吴洪亮解释说,这“既是对年轻艺术家王雷创作方式的状态描述,也是对中国文化之深奥的致敬”。

以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间,王雷订阅的报纸为原材料,经由手工搓制到编织,最后呈现的“一卷布、一个球、十二根绳子、十二张被单、十二个麻袋、三百六十五个口罩”,是王雷在美术馆“汇报”给他的观众的一切。一种由繁密的手工制作而来的深沉的质感在这个微暗的空间内扑面而来,似乎少言的王雷把所有的话都编织进了他的作品。以一种层叠的、细密的、极致的传统手工的方式。

从2007年开始,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实验艺术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的王雷开始以编织的方式进行创作。三年以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拿到艺术硕士学位的王雷和他的通过“编织”的手工性完成的以纸为原材料的作品,开始频繁出现在讨论材料、装置、实验艺术或艺术精神的展览之中。

从最早以卫生纸为原料,编织日常生活中所易见的服饰鞋帽,到以报纸——一种承载了历史性、社会性与时效性,并代表着一种选择的材料——制作更关注“人类文化复杂性”的有更多内在隐意的装置,王雷“在阅读般的工作过程中调度自己的语言,把一个个编织的故事讲述的声情并茂”。

“本来是想做一辈子的画家”的王雷,如今是八零后艺术家中专注“实验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在原料的极简与制作的庞杂却纯粹中融合着简洁与繁复。这是一种有别于八零后普遍意向的一种倾向,这种倾向景仰纯粹的手工,又仿佛在无意中开辟着全新的方向。在手工的制作过程中,艺术家个人的主体性置换着他所面对的材料的原始属性,经过选择与重新建构的材料得到了重新的解读,并生发着全新的意味。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