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新朦胧主义”开幕 泛亚洲东方性之下绘画的新可能

作者:刘霞 2016年11月7日 资讯展览
第四届“新朦朧主义”展览,艺术仓库开幕现场
第四届“新朦朧主义”展览,艺术仓库开幕现场
798创始人王彦伶
798创始人王彦伶
11月5日,由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与東京画廊+BTAP共同举办的第四届“新朦朧主义”展览在艺术仓库与东京画廊同步开幕。展览由国内策展人夏可君先生以及韩国策展人金福基先生联合策展,并邀请了建构和研究1980年代以来中国水墨艺术理论和创作观念的批评家皮道坚先生担任学术主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从2013年为始,“新朦朧主义”展览一直延续数年并致力于把亚洲文化艺术推广至世界。第四届“新朦朧主义”在延续前几届展览理念的同时,将范围继续扩大,韩国和日本艺术家的参与,也将进一步夯实了展览的“亚洲”概念。本届“新朦朧主义”汇集了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十七位艺术家,包括中国艺术家储楚、陈淑霞、刘国夫、梁绍基、邱世华、沈忱、桑火尧、田卫、王舒野,韩国艺术家金澤相、金利洙、李基鳯、沈文燮,日本艺术家金泽友那、石井友人、永原、猪濑直哉。在艺术家集水墨、油画、装置、摄影、影像等多媒介的艺术创作中,探讨了艺术中的亚洲东方现代性。
韩国艺术家Kim, Taek Sang《Breathing light - Breeze》 70x1050cm 布面丙烯 2015
韩国艺术家Kim, Taek Sang《Breathing light - Breeze》 70x1050cm 布面丙烯 2015
韩国艺术家 KimYisu《Inframince-Lanscape》131x81cm每个丙烯 透明胶带 亚克力板  2016
韩国艺术家 KimYisu《Inframince-Lanscape》131x81cm每个丙烯 透明胶带 亚克力板  2016
韩国艺术家 RheeKibong 《Eye and blackhole》
韩国艺术家 RheeKibong 《Eye and blackhole》
 石井友人 《无题 》 227x162cm 布面油画 2016
 石井友人 《无题 》 227x162cm 布面油画 2016
 “新朦胧主义”试图整合亚洲现代性的独特经验,开辟出艺术之新的可能性并有着一个原理性的美学观贡献。试图把东亚现代性的普遍性,总体地带入到现代性的重述中,重新回到印象派的起点上,重新打开自然的深度,让自然在我们身上思考,激活自然的自然性,以及人类文明内在深度的自然性,以此来挖掘东方文化特有的留白或余白的生命态度,激活无维度的精神,同时以此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神性的关系。在策展人夏可君看来,本次展览将是一次远东现代性审美当代代表性艺术家作品集中呈现的视觉考察,中日韩艺术家们都激发了来自于个体与文化本身的潜能,贡献出极为具有个性的艺术语言,而且这些艺术家之间有着内在的对话,在作品和作品之间,以及在展览现场,都构建出一个朦胧迷人的视觉场域与精神氛围。
沈忱《Untitled No.53003-14》 168X366cmX3 布面丙烯  2014
沈忱《Untitled No.53003-14》 168X366cmX3 布面丙烯  2014
刘国夫《弥漫15》  130x160cm 布面油彩 2016
刘国夫《弥漫15》  130x160cm 布面油彩 2016
邱世华 《无题 》210x300cm 布面油画 2014
邱世华 《无题 》210x300cm 布面油画 2014
本届“新朦胧主义”也在回到平面的绘画艺术还能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上,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回应。在夏可君看来,本次展览的几位中日韩艺术家的创作,在平面上创作了一种“虚间”——“虚薄的之间,间性的虚化敞开”,而这便带给了绘画平面上的"间性",而在这间隙之间,朦胧、诗意与氤氲暗自生长。
田卫《岁》298×97cm 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 2014
田卫《岁》298×97cm 宣纸水墨,矿物质色,水彩 2014
桑火尧《江南记忆之雨朦朦情未了》190x122cm 绢本水墨  2016
桑火尧《江南记忆之雨朦朦情未了》190x122cm 绢本水墨  2016
王舒野《庭树的时空裸体·即(103)》 196X131.2cm 娟、墨 2016 
王舒野《庭树的时空裸体·即(103)》 196X131.2cm 娟、墨 2016 
而这种平面的间性在夏可君看来,又可以从三个方面呈现,第一种是在东方精神渗透下,展开的平面与材质之间的“虚间“。邱世华的作品,乍看只是亚麻布布料或空白画布,平面向材质还原,但又并非概念绘画与材质抽象,而是在看似空白的平面上有着不断生成变化的自然景色,随着光线与视点,乃至心境与呼吸节奏的不同,画面景色也变化着,即“具象非具象又抽象非抽象。”
储楚《像-聚沙成山》
储楚《像-聚沙成山》
日本艺术家 金泽有那 《Floating Air》 146×300cm 纸本水墨2016
日本艺术家 金泽有那 《Floating Air》 146×300cm 纸本水墨2016
第二种则是“平面基底与平面本身的间性”。韩国艺术家李基凤的风景画,看似印象派,但层次复杂,在压克力透明层在基底上绘画,在其上放置现成品,再在表面层背后画画,这样在透明的压克力后形成透明的间性,层次错叠之间有着气息的朦胧变化,让虚间更为生动灵透。而金利洙的系列画,通过一组并排作品,在表面的透明胶布拼贴后,形成类似抽象肌理但又折层细赋丰富的痕迹,而且暗示岀风景的变化。金泽相则反复漂洗绢丝,如浣洗沙的洗涤,颜色层层渗透到材质,使之充满迷人的气息与色晕。

日本艺术家 永原トミヒロ 作品
日本艺术家 永原トミヒロ 作品
日本艺术家 Naoya Inose 《When I'm gone》
日本艺术家 Naoya Inose 《When I'm gone》
“虚间”的第三层含义则是“平面本身与物象的间性”,如刘国夫以看似无意义笔触反复书写,形成错视的薄纱层次,既透薄又玉成。王舒野则以反复搅转的草写痕迹来形成朦胧的图像,如此表面的动荡而气息却虚静。画面并不走向明确的物象再现,也不成为抽象的平面构成,而是在反复叠加的过程中,打开了平面本身的厚度。而这种厚度又非西方式的厚度,而是一种在时间、空间之间“无维度"的厚。
 
展览将持续至12月15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