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一周年庆典展“非形象”跨年来袭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似乎更能形容南方的冬季,11月的雨短暂而寒冷,在雨中行走的人们仿佛加快了步伐,似乎匆匆忙忙地正要赶往展览的发生场。而就在11月20日由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M21)策划并主办的展览“非形象”于当日下午正式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了58位中国老中青三代当代艺术家的67组绘画、影像、装置及摄影作品。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M21)至今已成立一周年,同为冬季跨年大型群展的启幕,也算是为美术馆一周年庆典送上的一份最温情的祝福。M21是由中国民生银行发起成立,旨在推动当代生活的深层次建构并建立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体系暨打造具有生命力的艺术空间。M21通过纯艺术与应用艺术,传统艺术与先锋艺术之间构建平台,尝试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转译贴近大众的生活。其展览、收藏、研究与出版将建立批判新时代的感性文化图景,身体力行地参与当代艺术的时代洪流。
二层展览现场
此次“非形象”参展的艺术家包括:蔡锦、曹斐、陈劭雄、陈轴、龚新如、顾黎明、黄思颖、黄子熹、姜俊、蒋志、金锋、李山、李永斌、梁钜辉、梁铨、林清、刘任、刘月、孟禄丁、仇佳、沈勤、施勇、施政、苏新平、孙逊、谭平、汤南南、汪建伟、汪一、王川、王功新、王令杰+郝经芳、王烁、王轩鹤、魏源、吴鼎、谢南星、幸鑫、徐累、徐若涛、徐坦、徐震、杨福东、杨振中、尹朝阳、袁可如、张恩利、张慧、张培力、张如怡、张晓、张雪瑞、赵半狄、赵一浅、郑国谷、庄辉+旦儿。
杨振中 《临时演员》100×100cm 系列摄影 2010
据悉,展览“非形象”以社会、人文、自然、伦理、心理等方面展开讨论,同时强调艺术形式的梳理与追问。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努力逃脱传统“形式”、“内容”的场域。“非形象”所讨论的“形象”不仅仅表现于视觉上的图像,而扩展为一种观念性范式概念。是一个对既定艺术形态的突破,在突破之后便是新艺术形态的重构与演变发展。
郑国谷 《脑神经线》系列组画 版画
通过一组辩证关系来引出中国当代艺术的叙述,一个是故事,另一个为叙事。中国当代艺术史是与主流话语权在博弈当中叙写的历史,策展人孙啟栋带我们回到1942年毛泽东提出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早期艺术选择了为政治服务的传统具象绘画、红光亮的革命故事来叙事。78年改革开放后,当艺术开始剥离出政治管控后,逐渐走向图像泛滥的图景;而时至今日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一种工具论为消费行为而服务。不论是形象上的强调,抑或是故事上的强调,“非形象”并非仅仅在呈现层面对于形象的反抗,更是对于肩负“情节”的形象的质疑,对于广义的艺术而言,就是在全新历史语境下寻找其他的出路和可能,寻找一种崭新的、陌生的感官经验,寻找与观者的碰撞,于此“非形象”的符号由此诞生。
尹朝阳 《迷之一》 180×280cm 布面油画 2005
徐累 《气与骨-云林石》
“非形象”展览对传统叙事模式的解构彻底将我们心目中的“形象”打破,从而对肩负“情节”的形象提出了质问,试图进一步打开想象与思索空间。对于形象塑造的论断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我们要贬低故事的形式,烘托故事情节,形式要为情节服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能通过话语和符号系统来进行思考并建立知识,而且可以通过表象、通过图形性的因素来思考并建立知识本次展览不是抨击主流叙事,而是另辟线索将先锋性的、前进的艺术展开发生。据介绍,此次展览分为:形象的塌陷,方案抽象,图像之间以及反电影。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馆长甘智漪致开幕辞
副馆长李峰说,“非形象”这个是当代艺术的一个小切入口。其实是当代艺术中叙事的变化轨迹。早期与当下的叙事产生了形象之外、内容之外的纯艺路线。形象和非形象的发展道路并非以往我们认为那般,是一个艺术进化论,消解掉故事、造型,完全变成观念。另外,这次展览突破了年龄和时间的界限,让各个时期和年龄段的艺术家都有所表达。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副馆长李峰致辞
在表现内容上,“非形象”对形象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进行了质疑,瓦解了人们对主题形象的理解。在创作手段上,艺术家更多的是依赖现存的语汇描绘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时代的观察,方案抽象泛指不只是生产图像,而是在图像之外进行着与抽象相关联知识的生产。图像之间旨在由单一图像变为多维图像,而通过艺术语言的逻辑串联并打开图像与图像之间的灰色地带,其中金锋的作品《登山迷的图像博物馆》很好地诠释了图像的逻辑。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牌发达国家掀起了攀登珠峰的浪潮,当时攀登珠峰寓意一种彰显国家实力及自我价值体现;从作品的画面中不难发现,雪人、睡袋、帐篷、氧气罐、面罩等元素暗示攀登珠峰的种种迹象,通过艺术家一组的图像绘画将故事叙述串联,展开艺术家与观者在图像之间的对谈与形而上的交流。在反电影中,对故事的过度推崇表现出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宗旨;对电影生产机制的反思,重塑对形象的质疑。从《0.7%的盐》中有意义的点在于,人物形象从笑到哭的的片段被抽离出整件电影的时候,一种荒诞离奇的形式错位感相由心生。再比如,张培力的《喜悦》通过蒙太奇的技术手段单独提取作为片段的反复复制剪辑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局限,从而使艺术形式为内容服务,加强了观者对电影,乃至对社会的某种思考。
张培力 《中国健美——1989的措辞》 80×100cm 布面油画 1990
王川 《线之三》
顾黎明 《十字》
张恩利 《二斤牛肉》 160×100cm 布面油画 1993
蒋志 《0.7%的盐》 8分35秒 录像 2009
张培力 《焦距》 8频录像装置 15分钟 1996
金锋 《登山迷的图像博物馆》尺寸可变 纸本丙烯 2014-2015
作品细节
一层空间“形象的塌陷”三件作品中,《铸浪为山》录像作品以作者意识中此起彼伏的波涛,领悟海浪的形成与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时间跨度相距甚远,越过时间的概念将波涛与山脉形成反形象的艺术语义。像作品《裂变》、《元态》、《十字》等不但在视觉以及艺术表现语言上进行了抽象绘画的探索,在绘画材质等方面也积极进行各种实验,茶、宣纸、药材等材料皆入画,绘画的广度进一步增加,将自然的状态转化为非形象绘画语言的精神状态。不论是新技术带来了新的创作手段,还是传统艺术在当代艺术发展脉络中的不断探索,艺术创作仍未抛弃对“形象”的讨论,由此“非形象”的存在意义亦就顾名思义了。
张雪瑞 《225×2 201406》250×200cm 丙烯 2010
谢南星 《明信片3号》 150×190cm 布面油画 2015
汤南南 《铸浪为山》 4分30秒 录像 2015
徐震 《天下-3611MQ0197》 130×160×10cm 布面油画,铝 2013
徐坦 《问题,地-土和社会植物学》影像 2013
汪一 《映射》 50×50cm 装置 2015
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16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