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书写2020的界碑? 红砖美术馆的一道填空题

作者:LY图片提供:红砖美术馆 2020年8月6日 资讯展览
观众在宋冬的作品《界碑》上书写
观众在宋冬的作品《界碑》上书写
7月的最后一天,红砖美术馆迎来2020年的首个展览“2020+”。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紧扣特殊年份的群展,标题传达的讯息清晰且直接。后缀符号“+”给所有人抛出了一道填空题:2020的此岸彼岸在哪儿?
新闻发布会现场(左起):艺术家洪浩、王功新、林天苗,策展人闫士杰
新闻发布会现场(左起):艺术家洪浩、王功新、林天苗,策展人闫士杰
发布会现场与学术主持汪晖连线
发布会现场与学术主持汪晖连线
在过去的半年里,关于艺术与灾难的讨论不绝于耳。艺术家宋冬对此的回应是:“艺术无用之大用”。疫情催生出的深刻反思也成了美术馆们不约而同选择的议题。如果说5月UCCA推出的群展“紧急中的沉思”透露出对当下现状的焦虑,那两个月之后的 “2020+”则以更从容的姿态面对未来。正如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所言:“2020已成为我们面前的时间界碑,疫情让旧的秩序、方式、管辖失效,也促使我们建立新的、向前有力的,符合未来的生活方式和管理模型。我们希望通过‘2020+’提出问题,向观者、社会展现艺术家的思考。
赠书仪式:策展人闫士杰(左)、黄永磐(艺术家黄永砅亲属)
赠书仪式:策展人闫士杰(左)、黄永磐(艺术家黄永砅亲属)
陈劭雄、陈箴、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洪浩、黄永砅、梁绍基、林天苗、安·罗夏、瑞秋·罗斯、安利·萨拉、宋冬、陶辉、王功新、杨振中、尹秀珍15位艺术家的作品构成了“2020+”的阵容。这也是红砖美术馆迄今为止举办的展览中,国内艺术家较多的一次。闫士杰也坦言,席卷全球的疫情反而加速了美术馆对本土艺术家的关注。
瑞秋·罗斯《一分钟前》10’25’’  高清影像 2014  © 瑞秋·罗斯,图片由柯芮斯画廊(伦敦)提供
瑞秋·罗斯《一分钟前》10’25’’  高清影像 2014  © 瑞秋·罗斯,图片由柯芮斯画廊(伦敦)提供
瑞秋·罗斯(Rachel Rose)的影片《一分钟前》构成了一个庞杂、动荡而濒临破碎的虚构世界,探索了内部与外部、死亡与生命多个状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展览以此作为序幕似乎再恰当不过。
如何书写2020的界碑? 红砖美术馆的一道填空题
林天苗《缠的扩散》 20-70平方米(现场可调) 装置,木制床板、木制桌腿,钢板、短木条支撑架、螺丝、木质枕头架、褥子、枕头、显示器设备、U盘(影像)、30000根针、25000个白棉线球、宣纸等  1995 © 林天苗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林天苗《缠的扩散》 20-70平方米(现场可调) 装置,木制床板、木制桌腿,钢板、短木条支撑架、螺丝、木质枕头架、褥子、枕头、显示器设备、U盘(影像)、30000根针、25000个白棉线球、宣纸等  1995 © 林天苗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无论何时何地,生命、危机都是艺术无法绕开的永恒主题。当观众面对25年前林天苗创作的《缠的扩散》时,仍然让不禁叹服于它的视觉张力和诗意的压迫感。王功新的《对话》同样创作于1995年,两盏灯泡在盛满墨水的矩形平台交替起落,制造出令人近乎窒息的紧张感。
如何书写2020的界碑? 红砖美术馆的一道填空题
王功新《对话》 300x100x89cm 桌子、铁容器、灯泡、马达、墨水  1995 © 王功新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王功新《对话》 300x100x89cm 桌子、铁容器、灯泡、马达、墨水  1995 © 王功新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另一件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是黄永砅的《羊祸》,也是本次展览中体量最大的一件。身披牛皮的怪兽俯视着150张羊皮组成的“羊群”。当人步入其间,亦同被“羊群”所淹没,在人、牛、羊之间构建一种诡异的食物链,周而复始,“人”是这则神话的起因,也是后果。但人也是无比脆弱的,来自瑞士的80后艺术家安·罗夏(Anne Rochat)穿越了120公里的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行走与环境合一,博大中的渺小,赋予了这次徒步旅行超乎想象的意义。
黄永砅《羊祸》尺寸可变 牛皮、羊皮、竹、木、铁 1997 摄影:邢宇© 黄永砅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黄永砅《羊祸》尺寸可变 牛皮、羊皮、竹、木、铁 1997 摄影:邢宇© 黄永砅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安·罗夏《此时此地》(录像静帧)4K彩色影像,4.19小时 影像-行为 2018 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沼 © 安·罗夏
 
安·罗夏《此时此地》(录像静帧)4K彩色影像,4.19小时 影像-行为 2018 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沼 © 安·罗夏
 
与《羊祸》的庞然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件同样以动物为主角的作品——安利.萨拉(Anri Sala)的《当且仅当》(If and only if)。蜗牛迈着缓慢的步伐在琴弦上移动,打破了音乐家独奏《悲歌》的节奏,演奏以近乎平日两倍的时长结束,悲怆的情绪延绵悠长。80后艺术家陶辉同样是一位调动情绪的高手,九个录像嵌入墓碑一般的展示台中,对着坐屏幕前的观众诉说《你好,尽头》。
安利·萨拉《当且仅当》(录像静帧)9’47’’ 单声道高清录像,独立4.0环绕声系统,彩色 2018 © 安利·萨拉,波恩VG图像-艺术图片由玛丽安·古德曼画廊(纽约、巴黎、伦敦)和桑塔画廊(巴黎)提供
安利·萨拉《当且仅当》(录像静帧)9’47’’ 单声道高清录像,独立4.0环绕声系统,彩色 2018 © 安利·萨拉,波恩VG图像-艺术
图片由玛丽安·古德曼画廊(纽约、巴黎、伦敦)和桑塔画廊(巴黎)提供

陶辉《你好,尽头!》40’00’’  高清影像装置、彩色、有声 2017© 陶辉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陶辉《你好,尽头!》40’00’’  高清影像装置、彩色、有声 2017© 陶辉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杨振中 《我会死的》尺寸可变 多路视频 2000 (持续至今)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杨振中 《我会死的》尺寸可变 多路视频 2000 (持续至今)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杨振中面对死亡的方式更加直接。他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了近千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种族的人面对镜头用不同语言说出同样的话:“我会死的”。这件始于千禧年(2000年)的作品持续至今。
对生死的理解,恐怕没有比身患绝症的人更深刻了。展览呈现了陈箴在他去世那年完成的作品《水晶体内景观》——十二个易碎的水晶玻璃制造的心、肝、肺等人体器官。
梁绍基的《寂然而动》重塑了“圆形”,也打开了无维度的场域,一台被解构的无指针的钟台撒落于地,被蚕丝紧裹的钟摆悬石预示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与到来。
陈箴《水晶体内景观》 95x190x70cm 水晶、金属、玻璃 2000 © 法国图像及造型艺术著作人协会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陈箴《水晶体内景观》 95x190x70cm 水晶、金属、玻璃 2000 © 法国图像及造型艺术著作人协会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陈箴《水晶体内景观》(局部) 95x190x70cm 水晶、金属、玻璃 2000 © 法国图像及造型艺术著作人协会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陈箴《水晶体内景观》(局部) 95x190x70cm 水晶、金属、玻璃 2000 © 法国图像及造型艺术著作人协会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梁绍基《寂然而动》430 x 480 x 480cm  亚克力板,丝,金属框架,石头 2013-2014 © 梁绍基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梁绍基《寂然而动》430 x 480 x 480cm  亚克力板,丝,金属框架,石头 2013-2014 © 梁绍基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尹秀珍、陈劭雄、洪浩、宋冬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则围绕记忆展开,有集体的,亦有个人的。尹秀珍的记忆来自于他人,来自于2018年她在银川搜集的当地人的鞋和“经历”。每双鞋被长长的织物“腿”相连,穿梭在如树林一般疏密有致的展厅里,随着空气的流动或观众的进入,它们也不时地轻微晃动。有人感受到了温馨,也有人觉察出了一丝惧怕。陈劭雄的《集体记忆——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是此次展览中唯一一组的平面作品。他选择了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为描绘对象,以周边社区居民的指纹重新构建像素化的文化地标。
尹秀珍《行思》尺寸可变 鞋、织物 2018 © 2020 尹秀珍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尹秀珍《行思》尺寸可变 鞋、织物 2018 © 2020 尹秀珍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陈劭雄 《集体记忆—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160 x 261 cm 布面中国印泥   2016 © 陈劭雄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陈劭雄 《集体记忆—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160 x 261 cm 布面中国印泥   2016 © 陈劭雄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洪浩的记忆载体来自生活里的票据、表格、合同等,他在它们的背面进行拓写,试图让那些已经失效的原物历经一次“再生”的过程。洪浩试图去“留住”过往,但宋冬却用书写的方式去选择“遗忘”,观众可以在他建构的“界碑”上用蘸了水的毛笔随意书写,但是那些喷砂玻璃上的痕迹真的会“消失”吗?当下总是最薄的一层。宋冬邀请观众一起,用行动进行一场灵魂的拷问。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越发意识到未来面临的挑战远比病毒更大,旧常态或将被新常态替代。但新常态又是什么?
 
洪浩《再生-收据》 14x21cm 铅笔、收据 2011© 洪浩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洪浩《再生-收据》 14x21cm 铅笔、收据 2011© 洪浩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宋冬《界碑》222x360x360cm 互动行为装置,无色喷砂玻璃、黑色青石、水、毛笔 2020 © 宋冬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宋冬《界碑》222x360x360cm 互动行为装置,无色喷砂玻璃、黑色青石、水、毛笔 2020 © 宋冬
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片由红砖美术馆提供
 
在“2020+”展览开幕之际,红砖美术馆同时发布了由策展人侯瀚如主编、红砖美术馆出版的黄永砅的新书《蛇杖II -黄永砅》,由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将部分新书移交给黄永砅的家属代表——黄永磐先生。未来该书将会赠予国内外各大美术馆与研究机构,成为黄永砅艺术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从格陵兰冰盖上空俯瞰地球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地球视角》于2020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为蛇形美术馆50周年“回到地球”创作。作为“2020+”展览的线上作品呈现给观众。艺术家以地球上9个特殊的自然、人文事件的地点,创作了9张不同角度的地球图像。这一作品表达了地图、空间以及地球本身是被建构出来的事实,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有权利从新的视角去探索和解读这个世界。
从格陵兰冰盖上空俯瞰地球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地球视角》于2020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为蛇形美术馆50周年“回到地球”创作。作为“2020+”展览的线上作品呈现给观众。艺术家以地球上9个特殊的自然、人文事件的地点,创作了9张不同角度的地球图像。这一作品表达了地图、空间以及地球本身是被建构出来的事实,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有权利从新的视角去探索和解读这个世界。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