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萨首个青年群展 “Artists At Play” 让生活变得多彩起来

作者:胡婷婷 2015年8月16日 资讯展览
德萨首个青年群展 “Artists At Play”开幕现场
德萨首个青年群展 “Artists At Play”开幕现场
经过近半月的精心布展,德萨北京开幕以来的第三次展览“Artist At Play”正式与大家见面。并且首次以群展的方式,展示70至90年代的六位中青年艺术家的数十件有趣的艺术作品。从展览轻松愉快的主题,不难看出德萨在落地北京不到一年时间里,积极地探索中国当代艺术圈中的新鲜、多元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面貌。很明显这与德萨纽约与香港主攻二十世纪及成功艺术家作品定位有着很大的不同。
王礼军 《布新》 尺寸可变    木家具、粉笔    2015
王礼军 《布新》 尺寸可变    木家具、粉笔    2015
从整个展览的作品面貌与布展方式来看此次“夏季群展 - “Artists At Play”,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则来自于多彩的展墙定制作品《不期而遇》将作品之间毫无违和感的将每个环节紧扣在一起。来自画廊主展厅的大型装置作品,来自王礼军的新作《布新》。该系列作品同样被今日美术馆2014年发起的“找朋友——发现青年雕塑家”与“今日艺术橱窗”联手推出的橱窗计划所推荐,并且备受好评。经过彩色粉笔的重新上色,那些尘封在七八十年代中所特有的家具、桌椅似乎找到了回到当下的媒介,它们不再成为生活的累赘,而是链接空间与记忆的“如意门”。
周文斗 《书的修复》 25 × 15 × 3 cm    书、不锈钢条    2003
周文斗 《书的修复》 25 × 15 × 3 cm    书、不锈钢条    2003
通过缜密的色彩搭配,原本看起来平淡无奇的白墙也开始变得跳跃起来。周文斗一向以其作品中诙谐幽默的语言而使人印象深刻。此次群展所展示的作品大多来自于艺术家的早期作品。一组用霓虹灯制成的篮球筐《脆弱状态》是艺术家周文斗较受欢迎的作品。一目了然的物与物之间的置换,打破了人们惯有的思维模式,从而随着艺术家的视角去发现身边更多细微的物体,也许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
周文斗 《书的修复》细节
周文斗 《书的修复》细节
2013年毕业于版画系的田琦,从日常生活的事件中获取创作的养分,将刺绣和丙烯融合运用在画面之中,从而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一片栖息之地。在田琦的作品里,最初吸引观者的也许是色彩艳丽的一针一线,但是细看之下,画面中的人物角色似乎也在敏感的诉说着自己的情绪,有股淡淡的忧伤。
田琦  用丙烯和刺绣等组合出的一系列画作
田琦  用丙烯和刺绣等组合出的一系列画作
田琦   作品细节
田琦   作品细节
王礼军 本科毕业作品《LOOK》
王礼军 本科毕业作品《LOOK》
周文斗 《脆弱状态》 37 × 37 × 50 cm    霓虹灯、篮球网、铝板    2013
周文斗 《脆弱状态》 37 × 37 × 50 cm    霓虹灯、篮球网、铝板    2013
周文斗作品
周文斗作品
二楼展厅里,主要展示了摄影及架上作品。以数码摄影来探索当代社会的艺术家王国锋,同样在为观者带来一份视觉与真实世界中间地带的思考。它们讲述的是真实的吗?情景与人物的状态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自然流露下来的,当这个过程被打破之时,我们停留在作品面前是在用心看?还是用眼睛呢?王国锋的作品无疑是激进的,并且具有特定的文化特征,但是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二楼展厅展出王国锋、周文斗、马思博作品
二楼展厅展出王国锋、周文斗、马思博作品
《朝鲜 2013 No.4》 是王国锋2013年8月在朝鲜五一体育场举行的大型歌舞表演“阿里郎”捕捉到的一个场景。演员们身处舞蹈表演和庆祝仪式的中心,欢庆的画面由“人数”构成。即寄托了意识形态、乌托邦想象和权利意志,也表现了一个处于特定历史境遇中的国家美学与政治。马思博的油画则多以描绘生活经验里所发生的场景为主,例如空置的旋转木马,无人的场景似乎将寂静和时间冻结。围绕着金黄橙红的灯光,画面变得不再真实起来,像是在梦境里。
王国锋 《朝鲜 2013 No.4》 300 × 68 cm    数字微喷    2013
王国锋 《朝鲜 2013 No.4》 300 × 68 cm    数字微喷    2013
周文斗 《法棍》 30 × 40 cm × 2    数字微喷    2004
周文斗 《法棍》 30 × 40 cm × 2    数字微喷    2004
周文斗 《米奇》 60 × 45.5 cm    数字微喷    2004
周文斗 《米奇》 60 × 45.5 cm    数字微喷    2004
二楼展厅展出三件马思博架上作品
二楼展厅展出三件马思博架上作品
马思博作品
马思博作品
唯一一位90后艺术家孙一钿,用超现实般的摄影画面,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历的各种图像、色彩、碎片化的信息叠加在一起,再以近似卡通的形式、高饱和度的颜色表现出来。正如孙一钿自己所说:“没有什么可以遮掩,任何形象都可以是一座纪念碑。”
一楼左侧展厅展出的是90后艺术家孙一钿、以及70年出生的艺术家周文斗作品
一楼左侧展厅展出的是90后艺术家孙一钿、以及70年出生的艺术家周文斗作品
孙一钿 《让我抱抱》 100 ×67 cm    丙烯画布    2015
孙一钿 《让我抱抱》 100 ×67 cm    丙烯画布    2015
周文斗《海绵》系列作品  2006
周文斗《海绵》系列作品  2006
周文斗《海绵 - 大脑》  9 × 6 × 4.5 cm    海绵   2006
周文斗《海绵 - 大脑》  9 × 6 × 4.5 cm    海绵   2006
周文斗 作品《行走的树枝》
周文斗 作品《行走的树枝》
周文斗 作品《书虫》
周文斗 作品《书虫》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