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杰光斑穿越 17年后再聚首红门

红门画廊展览现场
就在这座老树明墙的角楼里,经历了23个春夏秋冬的红门画廊,再一次迎来了与张亚杰阔别17年后,第三次携手合作的个展。2007年回国后的张亚杰,选择在草场地租了一间工作室落脚。快有7年过去了,张亚杰的心路历程正如他所说,一切都在画中。透过窗纸,落在梁柱上的斑驳,折射后的光影停顿在画作上的瞬间,画面中那熟悉的场景,好似故人越走越近。

光斑透射在梁柱之上

俯视红门画廊
早在23年前,张亚杰的作品就出现在红门画廊的开幕群展里。对于第三次在红门举办个展的张亚杰来说,这次的合作更像是与离别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再次聚首般的熟悉和亲切。展览中张亚杰带来了他自2007年回国后,创作的一系列探究日常状态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作品。短促的画笔,稀薄的色彩,准确而不加修饰地描绘着日常的锁碎和时光的沉静。《草场地之一》中,画面定格在草场地熟悉的大院门口,洒脱自如的笔触运用和松散有秩的斑驳,映衬在同样质朴的墙砖之上。粗糙而鲜活的现实,恰好印证了艺术家日常经验之下的心迹。画作中某些局部跳动着纯度较高的颜色和跳动的色点,情绪化地将作品基调呈小幅上扬的倾向。

作品《草场地之一》展览空间
习惯性地站在角落一旁的张亚杰,手里拿着数码相机,敏感地记录下展览开幕的种种。用心去体验生命的态度,“造化”着艺术家忠于自我的画作。六十年代出生在济南的张亚杰,1989年从央美版画系毕业。他经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艺术景观,被称为“新生代”的艺术家,并以其新颖的创作手法在艺术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随之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张亚杰选择出国深造。至2007年他游历回国后,沉静下来的心灵,落归实处的画笔再一次唤醒了他对那一代人独特的灵魂写照。本次展览将延续至5月21日。

《通道之一》150x180cm 布面油画 2010

《洗手池之二》150x180cm 布面油画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