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形式”的颠覆与延伸 中间美术馆展现中国抽象艺术的深度探讨

作者:吕晓晨 2016年5月8日 资讯展览
开幕式现场:中间美术馆馆长袁佐(左一)、温州年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康文峰(左二)、马树青(左三)、王端廷(左四)、王春辰(右四)、盛葳(右三)、孟禄丁(右二)、马可鲁(右一)等人合影
开幕式现场:中间美术馆馆长袁佐(左一)、温州年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康文峰(左二)、马树青(左三)、王端廷(左四)、王春辰(右四)、盛葳(右三)、孟禄丁(右二)、马可鲁(右一)等人合影
5月8日,“超越形式——中国抽象艺术展”在中间美术馆开幕。天气炎热、路程偏远,但站在中间美术馆建筑前时,就感觉到这里绝对是一个适合安静下来接触艺术的地方。
马可鲁作品。左:《无题2015-1988之一》、《无题2015-1988之二》
马可鲁作品。左:《无题2015-1988之一》、《无题2015-1988之二》
马可鲁 《2013NO.6》 200×270cm 2013
马可鲁 《2013NO.6》 200×270cm 2013
作品细节:看似斑驳的画面
作品细节:看似斑驳的画面
展览由王端廷策划,展出了8位艺术家的作品,分别为:陈若冰、冯良鸿、马可鲁、马树青、孟禄丁、谭平、袁佐、朱金石。这8位艺术家均有在海外生活学习的经历,他们接受过西方当代艺术教育、见过西方艺术品原作,也亲身体验过西方抽象艺术的熏陶和社会环境。用王端廷的话说:“他们是见过真佛、取过真经的中国艺术家。”
陈若冰作品现场
陈若冰作品现场
陈若冰 《1001》 150×150cm 布面丙烯 2010
陈若冰 《1001》 150×150cm 布面丙烯 2010
冯良鸿 《作品15-12-2》 200×190cm 布面油画 2015
冯良鸿 《作品15-12-2》 200×190cm 布面油画 2015
冯良鸿 《作品14-3-8》 190×150cm 布面油画 2014
冯良鸿 《作品14-3-8》 190×150cm 布面油画 2014
马树青作品,左起:《无题2010-1》、《2010-2》、《2010-3》
马树青作品,左起:《无题2010-1》、《2010-2》、《2010-3》
在中国的当代艺术语境中,抽象艺术是上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传入国门。而抽象艺术正式走向成熟、形成一种风潮,是新世纪初,改革开放后留学西方的第一批艺术学子学成归国,开始专门从事抽象艺术后。但即便至今,抽象艺术仍然面临着两个尴尬:一是本土文化对抽象艺术的排斥和同化,关于中国抽象艺术家的作品评价标准为何;二是在抽象表现主义和极简主义之后,抽象艺术何为。曾有人认为“极简主义是抽象艺术的终结”,但策展人王端廷则认为这一批艺术家很好地诠释了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在抽象艺术的逻辑中进行超越创作,把点线面作为单纯的形式要素独立出来,而成为一种作品的实质要素,这是对抽象艺术的颠覆。而参展的艺术家都很好地满足了这一点,更是对展览名称“超越形式”的完美表达。
孟禄丁作品现场
孟禄丁作品现场
孟禄丁 《元速》 200×200cm×2 布面朱砂 2015
孟禄丁 《元速》 200×200cm×2 布面朱砂 2015
朱金石作品
朱金石作品
朱金石 《颜色飞行物》 300×220cm 布面油画 2007
朱金石 《颜色飞行物》 300×220cm 布面油画 2007
本次展览在2015年12月27日—2016年3月27日曾在温州年代美术馆展出过,参展名单和此次的展出名单相同,只是作品有所调整。作为参展艺术家之一,马树青表示抽象并不是对于绘画形式而言,而是艺术家思考的一种古城。抽象绘画是把造型去掉之后,艺术家对于方法的思考;近几年抽象越来越热,但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声音,因此艺术家在创作中更要区别“方法”与“方法论“……
袁佐 《挑战XI》 90×96cm 铝板油画 2015
袁佐 《挑战XI》 90×96cm 铝板油画 2015
袁佐 《六月的一天3》 120×130cm 铝板油画 2015
袁佐 《六月的一天3》 120×130cm 铝板油画 2015
谭平 《闯入者一红》 160×200cm 布面丙烯 2015
谭平 《闯入者一红》 160×200cm 布面丙烯 2015
谭平 《禁行》 200×300cm 布面丙烯 2015
谭平 《禁行》 200×300cm 布面丙烯 2015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3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