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3D眼镜看艺术
如今电影看3D的已经蔚然成风,一旦架上3D眼镜,你就能看得到“更多”,曾经的二维观影方式似乎一下子就变得扁平无趣了。其实,观看当代艺术的人们兜里大多揣着一副自备的“3D眼镜”,它的特殊功就是发现附加在艺术品上面的名望与市场定位,这副眼镜一旦遗失,艺术也就变得扁平无趣了。
最近有一个“刻薄”的展览,故意不给观众发3D眼镜,搞得大家看得很不舒服。朱加在香格纳的个展上找来知名艺术家和普通人给同一张脸(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画像。与一整墙作品遥相呼应的是一整墙作者的名字,但就是不给对应上。每一个进场的观众都在习惯性的驱使下找眼镜,非得“连连看”才行。哪张是刘小东画的?哪张是严培明的?重要吗?不重要吗?
近日看到一个报道:讲的是年初由《华盛顿邮报》策划的项目:当今著名的小提琴家Joshua Bell早晨8点在华盛顿繁华地铁站口,用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名琴连续45分钟演奏了巴赫、舒伯特、Manuel Ponce、Massenet的名曲。在近一小时的时间里,仅有一位三岁小孩恋恋不舍地驻足倾听,整个表演下来无一人喝彩。这与Joshua Bell两天前在波士顿歌剧院演出座无虚席的盛况相差万里。赵力在其微博里评论这个故事道:“本来懂艺术的就很少,还有几个在看热闹,更多的人则是熟视无睹。”
近日,新闻联播有一条关于3D眼镜容易引发眼疾交叉感染的新闻,所以,我们是不是该小心点了呢?
近日看到一个报道:讲的是年初由《华盛顿邮报》策划的项目:当今著名的小提琴家Joshua Bell早晨8点在华盛顿繁华地铁站口,用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名琴连续45分钟演奏了巴赫、舒伯特、Manuel Ponce、Massenet的名曲。在近一小时的时间里,仅有一位三岁小孩恋恋不舍地驻足倾听,整个表演下来无一人喝彩。这与Joshua Bell两天前在波士顿歌剧院演出座无虚席的盛况相差万里。赵力在其微博里评论这个故事道:“本来懂艺术的就很少,还有几个在看热闹,更多的人则是熟视无睹。”
近日,新闻联播有一条关于3D眼镜容易引发眼疾交叉感染的新闻,所以,我们是不是该小心点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