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录像艺术研究展央美美术馆开幕 在时间广度和深度中织网的录像艺术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展览现场
7月2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布罗德美术馆联合举办,由王璜生总策划,王春辰、董冰峰、凯特琳·多尔蒂分别担任版块策展人的“时间测试:国际录像艺术研究观摩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白南准《扣子偶发事件》 影像,黑白,有声 02 分00 秒 1965 版权归纽约电子艺术联盟所有

安迪·沃霍尔 《内与外》 16mm 影片转换为电子文档,黑白,有声,双屏幕 33 分00 秒 1965 版权归匹兹堡安迪· 沃霍尔美术馆所有 由安迪·沃霍尔视觉艺术基金会贡献

展览以“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的50年,1916-2015“、以及“屏幕测试:1980年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两个部分为观众带来了从1916年以来的在每个时间节点上具有代表性的60余位艺术家的录像作品,分别陈列于央美美术馆一、二层的展览,以广阔的时间线索串起了从1916年白南准的《扣子偶发时间》以来,一直到当下的中国年轻艺术家们以网络为创作元素的录像艺术作品。梳理了国际、国内录像艺术发展线索的同时,录像作品不同于绘画作品的“游赏”,而需要时间来阅读的观看方式,又为每件作品打开了时间上的深度。游历在线索清晰又风格迥异的作品之间,就像在三维的时间之网上缓慢爬行的蜘蛛。如果想看完整个展览,你可能需要1-2天的时间以及强大的体力,如果可以的话请自行携带小板凳。

玛莎 · 罗斯勒 《厨房符号学》 影像,黑白,有声 06 分09 秒 1975 版权归芝加哥影像数据库所有

瓦里 · 艾斯波特 《身体胶带》 影像,黑白,有声 03 分58 秒 1970 版权归纽约电子艺术联盟所有
本次展览中的“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的50年,1916-2015”部分由美国密歇根大学布罗德美术馆主办,在策展人凯特琳·多尔蒂看来“录像艺术正前所未有的在生活中普及,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以来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艺术媒介之一,全球艺术家也都在他们前辈的原创和实验作品基础上不断地蜕变并持续推动它向前。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将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区分开来,”据总策展人王璜生介绍,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展览的名称中特别强调了“录像”而非“影像”,“也正是要将出发点更多的放在这样一种新的媒介艺术的发生及发展过程的学术意义的描述和研究上。”

“移动的时间:录像艺术的50年,1916-2015”部分展览现场

哈伦 · 法罗基《工人离开工厂》影像,黑白,彩色,有声 36 分00 秒 1995 版权归芝加哥影像数据库所有

让-吕克•戈达尔《六乘二/传播面面观》系列电视剧,彩色,有声,法语原音,英文同声 597分钟 (共6集) 1976 版权归纽约电子艺术联盟所有

尤利安 · 罗斯费尔德 《深金》 单屏影像,黑白,有声 2013/2014 18分12秒
此部分内容从1965年白南准和安迪·沃霍尔两位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家创作的最早的影响作品《扣子的偶发事件》和《内与外》为展览的起点,同时囊括了20世界70年代的表演和实验性女性前卫艺术家的作品,以及带有社会和政治意识的哈伦·法罗基、让-吕克·戈达尔的作品,以及见证了在影像媒介上有巨大技术颈部的尤利安·罗斯菲尔德的侵入式装置作品。

张培力 《问与答与问》 双屏录像,有声,彩色 21 分33 秒 2012 由博而励画廊提供

王功新《静物 1-7》 高清视频影像和3D 合成录像装置,无声 2013 由艺术家提供

宋东《关注<—>监视》 单屏影像 1995 年 由艺术家和佩斯画廊提供

王功新 《布鲁克林的天空——在北京挖个洞》 录像装置作品:30 平米空间、电视机、声音,文献图片(黑白,25cm×20cm) 1995 由艺术家提供
展览的第二部分“屏幕测试:1980年代以来的华人录像艺术”则由董冰峰、王春辰担任策展人,以 “录像初生”、“媒介实验”和“电影转向”三个单元,重点梳理和回顾了过去三十多年以录像艺术为创作主题的,具有代表性的华人活动影响作品。其中即包括张培力、王功新、宋冬、徐坦等早期开始自主将影像作为创作媒介与文化命题创作的艺术家,也包括1990年代以来,随着个人电脑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在影像艺术中拓展美学实验的冯梦波、焦应奇、邱志杰、林科、陆扬、苗颖等。“电影转向”单元则强调了日益成为影像发展主题的、具有见证与记录以及参与社会行动作用的“电影艺术”和“电影装置”,如贾樟柯的《公共场所》、杨福东的《青·麒麟-山东纪事》以及黄汉明的《花样年华》等……

冯梦波 《私人照相簿》 互动装置 1996 由艺术家提供

焦应奇《笔不周》Html 语言 1995 由艺术家提供

林科《鲁滨逊漂流记》 录像或录像装置 56 秒 2011 由艺术家和杨画廊提供

陆扬《陆扬妄想曼陀罗》 单屏录像 16 分27 秒 2015 由艺术家和北京公社提供

杨福东《青·麒麟-山东纪事》 五屏录像装置,有声,彩色 2013 由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提供

袁广鸣《栖居如诗》 单屏录像 5 分钟 2014 由艺术家和耿画廊提供
在香港影像艺术重要机构录映太奇的参与下,展览还特别开辟了香港录像艺术特别放映项目《同时性-重构香港II》,通过对1989-2014年间香港艺术家创作的影像艺术、动画片和纪录片的进行筛选式重新阅读。

鲍蔼伦 《似是故人来》 单屏影像 6分38秒 1992

黎肖娴 《重重门。门对门。》 单屏影像 7分钟 2014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于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