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格空间群展“无以复加” 一场关于当下文化景观和生存现实的投射

作者:吕晓晨 2016年12月9日 资讯展览
12月8日,今格空间迁址798后的第二个展览“无以复加”拉开序幕。展览由黄诗云策划,展出了白清文、李昶、廖斐、Antonia Low、蒲英玮、宋建树、肖潇7位艺术家的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无以复加”是对“表达”的终点和“表现”的边界的无限逼近和反复诘问,展览主题受到今格空间开幕首展“虚空:禅意之维”艺术家彼得·丹斯布鲁对针其作品评论曾经做出的回应之启发,探讨艺术家个体对当下生存与创作环境中做出的独特思考与回应。
 
这是一个以装置作品为主体的展览,一入口便是艺术家萧潇的《不息》:屏幕上一座伫立在海滩的钟,随着镜头的顺时针转动而转动,但仔细看去指针却呈逆时针转动,此刻时间不再是常规意义上的时间,而跌入一种无止境的循环;廖斐的“圆环”和指向地心的金属则是对物质属性的模拟推及到尺度、场域、运动,以及系统本身。
萧潇 《不息》 单屏幕录,黑白,有声 10’05” 2015
萧潇 《不息》 单屏幕录,黑白,有声 10’05” 2015
廖斐 《125/120/115》 120×3cm 黄铜 2016
廖斐 《125/120/115》 120×3cm 黄铜 2016
廖斐 《与墙体共同指向地心》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6

 

李昶的《池》系列中,背景的荒原是艺术家拍摄于旅途中的无名之地,池塘则是意想的叠加, 其实并不存在于真实的场景中,象征着重复和变化之间的预判和等待;白清文的《我走以后》改编自海明威的小说作品《乞力马扎罗》;艺术家将原作中两个人聊天的场景置于一个雪绿色空间中,以男人去世后去往的山顶为纽带,将文本之后的这个学绿空间与文本中的帐篷空间联系起来,形成对话,重新思考爱情、记忆、死亡。
廖斐 《与墙体共同指向地心》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6
 
李昶的《池》系列中,背景的荒原是艺术家拍摄于旅途中的无名之地,池塘则是意想的叠加, 其实并不存在于真实的场景中,象征着重复和变化之间的预判和等待;白清文的《我走以后》改编自海明威的小说作品《乞力马扎罗》;艺术家将原作中两个人聊天的场景置于一个雪绿色空间中,以男人去世后去往的山顶为纽带,将文本之后的这个学绿空间与文本中的帐篷空间联系起来,形成对话,重新思考爱情、记忆、死亡。
李昶 《池》系列 48×72.3cm×24 丝网版画,4种黑色粉末套色,综合材料手绘 2016
李昶 《池》系列 48×72.3cm×24 丝网版画,4种黑色粉末套色,综合材料手绘 2016
作品细节
作品细节
白清文 《我走以后》 11’26” 单屏幕录,彩色,有声 2016
白清文 《我走以后》 11’26” 单屏幕录,彩色,有声 2016
白清文 《我走以后》 11’26” 单屏幕录,彩色,有声 2016
白清文 《我走以后》 11’26” 单屏幕录,彩色,有声 2016
伫立在展厅中间的宋建树的《等量齐观1》,看似不起眼的钢铁柱,是由1000根1米长的钢筋棍捆成一个近乎于实心的1米圆柱体,并紧密的焊接在一起,最后对两端的底面进行满焊及打磨抛光;展览中唯一一位70后艺术家Antonia Low将村落景象打印于丝绸之上,巨大的帘布般的丝绸垂在地上,同时也对展厅的空间营造出层次感。
宋建树 《等量齐观I》 24×100cm 钢筋焊接 2014
宋建树 《等量齐观I》 24×100cm 钢筋焊接 2014
Antonia Low 《奥莱瓦诺罗马诺小镇》450×280cm 丝绸打印 2016
Antonia Low 《奥莱瓦诺罗马诺小镇》450×280cm 丝绸打印 2016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展厅正对面的墙面上,黑色毡布上的留白“Hear me say——I like America and America likes me”就像一句标语,这句引用于德国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在1973年纽约的行为表演《I Like America and America likes me》。题目中的所有英文字母被剪掉重组成为了一个片段的诗句“an arme a case lyrics kill me heal me like a dream”(一把武器,一个抒情的情景,杀了我,治愈我,像一场梦)。另一侧的墙上,是艺术家蒲英玮在法国留学期间对“城镇化”碎片式的记录以及对故乡的感情。他将异乡的所见所闻的建筑、图像、文字,收录在他自己的《新界杂志》中,这本法语杂志记载着艺术家在异乡和故乡两个世界之间的情感往复。
蒲英玮 《我爱美国,美国爱我》尺寸可变 黑色毡布 2016
蒲英玮 《我爱美国,美国爱我》尺寸可变 黑色毡布 2016
蒲英玮 《新界杂志》29.7×21cm 纸面打印 2016
蒲英玮 《新界杂志》29.7×21cm 纸面打印 2016
蒲英玮 《马赛故事》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6
蒲英玮 《马赛故事》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6
作品细节
作品细节
展览将持续至1月21日。

相关空间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