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东方样本” 蜂巢深圳开馆


蜂巢(深圳)当代艺术空间外景
即将开启2017年度香港密集行程的3月19日,蜂巢以“灵晕与气韵:当代艺术的十二个东方样本”为名宣告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开馆。来自卜镝、段建伟、范勃、郭工、梁铨、刘野、尚扬、王顷、徐累、余友涵、严善、周力等十二位艺术家见证蜂巢深圳馆逾500平米新空间的启用,在位于深圳华侨城创意园北区A4栋的新空间里,本地当代艺术从业者及艺术爱好者齐聚一堂,人潮拥挤的现场不输任何一个798的周末。


展览现场
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预计将于2017年举办八个展览,其中,以开馆展为代表的群展将延续2012年以来的以东方美学线索做为学术方向,通过主题性的作品梳理,借由大型群展的呈现方式,旨在预判当代艺术的思潮流变,结合艺术家群体的创作动向,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而在个展方面,将从五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三代主力艺术家中选择代表艺术家,以个展项目亮相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从个案角度梳理并向深圳推介。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的策划思路来自德国的神秘主义倾向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到的重要概念——“在机械复制时代凋萎的东西,正是艺术品消逝的灵晕”与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的相互呼应。对于瓦尔特·本雅明而言,他所感到悲观的是机械复制时代原本经由手工创作而凝固于作品间的“灵晕”的消散,那是他“意欲拯救和还原的艺术往昔的光芒”,而对于谢赫来说,“气韵生动”则是千年来中国绘画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作为群展,本次展览选取十二位艺术家作为“东方样本”,呈现着他们创作中有关“灵晕”或“气韵”的美学品质。卜镝画面中重叠的时间感,段建伟作品中浮于画面之外的精神世界,范勃作品中让以视觉方式欣赏作品的人难以解读的“秘密”,郭工的“线条”留下的隐约动感,梁铨画面中繁复的“空”,刘野作品中童话般的节奏感,尚扬作品深远的创作背景,王顷画面里在场与不在场的疏离,徐累绘画中被隔离的心理适应区,余友涵作品中那些如实验的点点笔触,严善及其眼中的西湖,创造诗境的周力……十二位艺术家以各自的方式,将情感倾注于画面之中,并将创作延伸至画面之外,留给观众对艺术家情感共鸣的探索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