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四地的速配游戏
确切地说,“1+1——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就好比《非诚勿扰》的速配游戏。
在策展人制定的规则中,艺术家们先经由策展人引荐、自我介绍,作品展示,最后呈现出男女搭配、异地重组的形式。既然是速配,成功与失败也都在情理之中,这也就反映出总策展人冯博一关于本次展览的主旨:以实验的方式显示我们认为深入性或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沟通。这是何香凝美术馆继“出境”(2008)、“蝴蝶效应”(2009)之后,致力于建立地缘文化意义上的当代艺术“交流机制”推出的又一个项目。为使合作能够充分展开,何香凝美术馆为每位艺术家提供了5000元的创作资金,鼓励每组艺术家中的一位访问对方的工作室,先后有4组艺术家组合,在前期通过邮件、电话沟通的基础上,聚集到其中一方的工作室,实施后期的细节调整和制作。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有各式各样“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和“情理之外,意料之中”的事情发生。
1+1的N种结果
“交流”意味着部分自我的妥协、异化,甚至放弃。合作或许会出现N种不同的结果。比如合作顺畅,作品相对和谐而充分。最为突出的组合是来自北京的刘利蕴和香港黄卓轩合作的动态装置《介乎之间》,用人形沙漏的形式诠释时间的进度;香港艺术家魂游和台湾的陈志建用针孔照像机记录下各自生活区域的广场,作品完整而统一,显然又是一对“速配”的完美典范。
另有一种是无法合作,作品呈现出不同的冲突样式。这在大陆艺术家作品上更为凸显,比如来自北京赵赵和台湾年轻艺术家单凯悌,他们的作品都是分饰而展,看不到合作的痕迹。赵赵表示:北京的艺术家与港、澳、台地区的艺术家职业背景有很大差异,北京的艺术家几乎都是全职艺术家,而港澳台地区的艺术家则大多把艺术当作第二职业,他们大部分都有从事设计师、建筑师等工作。还有一种中间状况,合作牵强、别扭而呈现出指向不完整的作品形态。来自深圳的白小刺和北京的梁远苇,他们之间并没有明显合作的迹象,只是在作品之间给予彼此呼应,白小刺的摄影以一种超现实直白方式,展现庞大的社会力量被组织机器绑架的情景,与梁远苇的“故国”中微观的桌椅板凳,构成两个维度的中国图景。
“艺术家都是我的菜”
这次展览不仅仅是不同地区艺术家之间的合作,同样也是策展人、艺术机构之间的一次“1+1”的交流碰撞。“沟通”是这个展览最难之处,出现的问题也是围绕这两个字蔓延开来,因为这个展览而“倍受摧残”的策展人之一王晓松表示,策划这种看似规模不大,却涉及到众多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机构的展览,牵扯的精力是巨大的。由于四个地区的文化习惯不尽相同,需要协调的细节非常多。总策展人冯博一更是认为这个展览就是他们策展人的作品,“艺术家都是我们的菜,艺术家要参与就得按我的意思走。”所以他有意削弱了作品本身,因为“现在对艺术的判断,不再局限于作品本身,隐藏的一部分是别人没看到的”。
1+1的N种结果
“交流”意味着部分自我的妥协、异化,甚至放弃。合作或许会出现N种不同的结果。比如合作顺畅,作品相对和谐而充分。最为突出的组合是来自北京的刘利蕴和香港黄卓轩合作的动态装置《介乎之间》,用人形沙漏的形式诠释时间的进度;香港艺术家魂游和台湾的陈志建用针孔照像机记录下各自生活区域的广场,作品完整而统一,显然又是一对“速配”的完美典范。
另有一种是无法合作,作品呈现出不同的冲突样式。这在大陆艺术家作品上更为凸显,比如来自北京赵赵和台湾年轻艺术家单凯悌,他们的作品都是分饰而展,看不到合作的痕迹。赵赵表示:北京的艺术家与港、澳、台地区的艺术家职业背景有很大差异,北京的艺术家几乎都是全职艺术家,而港澳台地区的艺术家则大多把艺术当作第二职业,他们大部分都有从事设计师、建筑师等工作。还有一种中间状况,合作牵强、别扭而呈现出指向不完整的作品形态。来自深圳的白小刺和北京的梁远苇,他们之间并没有明显合作的迹象,只是在作品之间给予彼此呼应,白小刺的摄影以一种超现实直白方式,展现庞大的社会力量被组织机器绑架的情景,与梁远苇的“故国”中微观的桌椅板凳,构成两个维度的中国图景。
“艺术家都是我的菜”
这次展览不仅仅是不同地区艺术家之间的合作,同样也是策展人、艺术机构之间的一次“1+1”的交流碰撞。“沟通”是这个展览最难之处,出现的问题也是围绕这两个字蔓延开来,因为这个展览而“倍受摧残”的策展人之一王晓松表示,策划这种看似规模不大,却涉及到众多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机构的展览,牵扯的精力是巨大的。由于四个地区的文化习惯不尽相同,需要协调的细节非常多。总策展人冯博一更是认为这个展览就是他们策展人的作品,“艺术家都是我们的菜,艺术家要参与就得按我的意思走。”所以他有意削弱了作品本身,因为“现在对艺术的判断,不再局限于作品本身,隐藏的一部分是别人没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