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55年的对话 克洛德·维尔拉&王一双个展亮相HdM画廊
5月16日,“克洛德·维尔拉 & 王一:表里”在HdM画廊开幕,这延续了HdM画廊中外艺术家对话的思路——将作品气质能产生关联的国内外艺术家共同展出。
展览现场
克洛德·维尔拉生于1936年,是世界上最受敬重的法国当代艺术家之一。1960 年代末,他成为“载体—表面派”中最重要的一员。这一运动旨在探寻重塑绘画和接近绘画的方式。这个流派的成员通常直接在画框、或者是平面作品的侧面进行创作,创作题材也以正方形和圆圈居多。而克洛德·维尔拉则舍弃了画框直接使用布料进行创作,他的灵感来自于在公寓的水池里发现的海绵轮廓为原型,之后五十年如一日地用不同的媒介和数百种颜料无连接地排列这一图案,将人类这种最原始的艺术姿态呈现出来以重塑同样的画面,他也因此而闻名。
克洛德·维尔拉 《2016/393(系列:无系列作品)》 绘画, 纺织物丙烯, 225x392cm 2016
作品局部,可以看出克洛德·维尔拉是在现成品上进行创作的
克洛德·维尔拉 《1974-145》 纺织物丙烯 280×222cm 1974
克洛德·维尔拉的作品,在布面以鲜艳的颜色描绘
王一是1991年出生的上海艺术家,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他的创作与中国当代抽象艺术顶尖人物丁乙掀起的抽象艺术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受到了弗兰克·斯特拉、艾德·莱因哈特等艺术家的影响。王一曾入选“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罗中立艺术奖学奖”、“M50创意新锐奖”等。他多数作品,只使用了红黄蓝三种颜色,通过不同层次的叠加,营造出不同程度的色泽。此次展出的两件尺幅最大的作品,冷静的线条似乎是经过机器的印刷,而王一表示,自己在创作中只使用了直尺和胶带,每份色条的距离保持着自己觉得舒服的3cm。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多数作品经过王一的多次涂抹颜料,但是作品表面如果冻般透彻。加上色泽拿捏得恰到好处,因此他的作品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来看,显得清爽又解暑。
王一作品
王一 《中枢2018-1(系列:无系列作品)》、《中枢2018-2(系列:无系列作品)》
作品细节
王一作品,渐变色的把握精准到位,让作品有一种透亮的感觉
作品局部
克洛德·维尔拉和王一作品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对颜色的把握,以及对色块的使用。克洛德·维尔拉更多是以充满手绘质感的椭圆形,而王一的作品则是以直线或是渐变色过渡来完成。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