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秀告捷 上海佳士得取得开门红
9月26日晚6时,佳士得终于敲响落户上海后的拍卖第一槌。
开拍之前,上海佳士得从24日起就推出了佳士得艺术论坛、佳士得美术学院、私人洽购展览、大师杰作展览等一系列活动,为落户大陆造势。作为整个活动的最高潮,中国内地首场拍卖的现场人气果然令人震惊——能容纳800人的现场几乎座无虚席,佳士得集团的众多高层则在委托席下一字排开,上海首秀的受重视程度已经不言而喻。最终,这场混搭了葡萄酒、珠宝、当代亚洲艺术作品和西方大师作品、在外界看来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成交的夜场拍卖,以1.54亿人民币的总成交额圆满结束,以项目计算,成交率为98%,以成交额计算则为96%。在买家构成方面,中国内地客户占上海首拍买家人数的三分之二,其余买家则来自欧洲,美洲以及亚洲其它地区。根据本刊得到的消息,在送拍客户中,中国内地藏家也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佳士得着陆的速度确实超乎之前的预料——这倒是也反映了佳士得一贯的准则,征集与拍卖自有通道和规矩,重视平台的搭架大于一两场拍卖的得失。
油画、雕塑作品平稳成交
上海之于佳士得,在未来的重要性或许将比肩纽约、伦敦和香港,但是眼下最重要的,则是通过首场拍卖展示上海佳士得的形象和将来的方向。对于国内的拍卖公司而言,佳士得的加入,将使得内地油画市场未来的竞争更加激烈。
油画部分首先出场的是刘野1996年的《天使之家》,这件作品曾在中国嘉德2011年秋拍中未达到220万的估价流拍,本场则以219万成交。随后展望1990年作品《坐着的女孩》以567万成交,手持668号牌的现场买家正是在今年春拍中接连在香港和内地各拍卖公司中出手的张姓买家。他随后在本场又以303万的成交价竞得罗中立1994年作品《晚归》,这件作品曾在北京荣宝2007年拍卖中以214万成交。
在莫兰迪作品《静物》流拍后,曾梵志2005年作品《自行车》以550万起拍,由持166号牌的现场买家以939万竞得。而本场拍卖中件数做多、体量最大的隋建国作品《衣纹研究系列》则以950万起拍,由现场588号牌的现场买家一口50万的加价竞得,惊险过关,最终成交价为1203万。
佳士得别出心裁地将刘炜与刘韡的作品顺序拍卖,结果大不相同:刘炜创作于2006年的《幽兰》以267万成交,而刘韡2009年的《紫气ZJ30033401》则以291万的成交价由王薇竞得,刷新艺术家个人成交纪录。王薇在本场还以411万竞得钟泗滨1982年作品《河畔二》,刷新艺术家个人成交纪录。141万的成交价竞得仇树德2011年作品《裂变 红岩雪峰》,继续补充龙美术馆收藏序列。而作为本场最年轻得艺术家,王光乐2003年作品《午后之八》,则以159万的成交价由电话委托竞得,成为王光乐第一张突破百万人民币的作品。
西方大师喜忧参半
本次拍卖仅有少数西方大师的作品出现在拍场,更多的艺术家和作品在出现在私人洽购和网上拍卖中——在这一部分的市场还未完全打开之前,培养和教育显然是上海佳士得的首要工作。最终的结果喜忧参半,莫兰迪1963年作品《静物》在500万人民币的价位流拍,而安迪•沃霍尔的作品《钻石粉鞋》则以483万的成交价由现场的129号华人买家竞得;亚历山大•考尔德1965年的作品《黑:2-2-6》以963万的成交价由电话委托竞得。
高潮出现在压轴出场的毕加索1969年作品《坐着的男人》,400万起拍,在两位买家之间展开激烈争夺,虽然在910万时仍有新买家加入,但前两位买家仍然激烈拉锯,最终由668号牌的张姓买家以1155万的成交价竞得,第一张在中国内地拍场亮相的毕加索作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作为佳士得上海首拍的“彩蛋”,蔡国强于25日为捐赠泉州当代艺术馆基金会而创作的作品《故乡》,则在最后的慈善拍卖中拍得1500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