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凯旋搭建形式乌托邦 缩影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三十年,在任何一部简史性的文献中都需要用厚如砖块的份量来表达,而在这场形式的乌托邦里,却被举重若轻地简化为三段“形式”的发展轨迹。
艺凯旋群展“形式乌托邦”中间展厅
9月26日下午,艺凯旋群展“形式乌托邦”如期开幕,由何桂彦策划的该展从艺术中的“形式”入手,以时间线性拉出一条轨迹,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概括为三个专题“理性与意志”、“ 反形式的形式”、“ 日常与观念”,分别展出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之后三个时间段中在形式语言上具有代表性的14位艺术家的代表作。
艺凯旋群展“形式乌托邦”中间展厅视频播放谭平绘画过程
“理性与意志”专题中主要探讨1980年代中期的形式与语言问题,在朝戈、丁乙、舒群、王广义、王鲁炎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艺术家用表现自我价值的非常个人化的绘画形式语言对当时集体意识的批判。而在“反形式的形式”专题下,1990年代艺术家刘文涛、孟禄丁、谭平、杨黎明、朱小禾的作品中,形式则成为了观念的外壳和附属品。“日常与观念”中,我们则能从2000年以后的艺术家陈文骥、陈彧君、刘刚、王光乐的作品中,看到新一代的中国艺术家将中国哲学、审美和文化经验以日常的方式带入绘画形式中,从而形成一种更加仪式化也更加本土化的绘画形式。
丁乙 《十示2002-12》 140×160cm 布面丙烯 2002
王鲁炎 《被锯的锯D13-02》、《被锯的锯D13-01》250×250cm 布面丙烯 2013
谭平 《穿越》 200×300cm 布面丙烯 2014
孟禄丁 《元速》200×200cm×2 布面丙烯 2009
但简单的“形式”并非“形式乌托邦”展览关注的重点,表象的背后,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与艺术情景中,艺术家们自身或时代艺术观念的变化与衍生,艺术家如何在形式中注入理想和观念,才是展览重点讨论的内容。而在策展人何桂彦看来:“中国的当代艺术缺乏一个现代主义的文化传统。换言之,形式的变革既不能纳入美术史的叙事,也不能提升到现代主义文化的高度,形式最终只能成为社会学叙事的附庸,而不能真正彰显自身的内在价值。”所以这场对过去三十年当代艺术的缩影被何桂彦称为是“乌托邦”,因为,“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现代主义还是一项未完成的工程。”
陈文骥 《3+1》 80×80cm×4 铝塑板上油画 2014
王光乐 《寿漆131116》 114×116cm 布面丙烯 2013
刘文涛 《无题》200×300×25cm 布上素描 2013
展览将持续至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