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四展再一弹 年轻力量齐发力
4月26日,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四个展厅再次人气满满,占据主展厅的“不朽的风景”及分据小展厅的夏禹个展、刘琦个展和赵书弘、顾秀华双个展呈现了不同风格、不同艺术方向的氛围,年轻艺术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已然成为不容小觑的力量。

乔晓光出现在了“不朽的风景”展览现场,背后为尚扬的作品《剩山图》
以“不朽的风景”为线索,夏季风综合了宋元以来的中国传统写意风景和西方写实风景之间的区别与交融,试图把只有在中国才存在的当下风景创作提示出来,中西不同的理论体系线索完成了恰当的结合,“开幕前一天,德国波恩现代美术馆的馆长在看了展览之后,直接说这批作品只会存在于中国,与西方艺术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他们虽然使用了西方的媒介,但创作方式已经全部改变了”。基于这一考虑,夏季风从两个层面选择了包括尚扬、周春芽、屠宏涛、贾蔼力等在内的七位艺术家,“首先在传统美学方面有着较高的修养和学识,其次需要有着较强的绘画能力,从成熟艺术家到年轻艺术家,有一条清晰的线索在其中”。显然,以这样一个庞大的命题作为展览线索,一次展览或许并不能面面俱到,对于夏季风之后将以何种方式延续他的研究,似乎更令人期待。

屠宏涛2014年的新作《松开的地平线》,尺寸为210x320cm

贾蔼力纸上炭笔作品《青年公园》

刘野创作于2013年的小幅作品《竹子的构图7号》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左侧展厅带来的是夏禹在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创作的24件作品,考虑到空间和作品风格,策展人目前仅呈现了18件作品,但依然可以从中看到夏禹在创作中的变化——持续压缩减少的叙事性表达和文字表达的加入。夏禹表示,多作为习作的“手”在本次展览中刻意减少,增加有趣场景的创作以展示自己作品的另一面,“我的创作是多方面的,但是创作技法我还是会一直坚持”。在绘画旁配以文字,夏禹坦承有类似连环画式的解读考虑,但不希望在表达上如此明显和刻意,“今后会考虑加入文字作品与绘画平行呈现”。而展厅中唯一一件配有文字的作品《姐姐》已被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收入囊中,不久之后的艺术北京中会再次与观众见面。

夏禹个展“新青年”展览现场

已被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收藏的夏禹作品《姐姐》
与夏禹个展一墙之隔的是新水墨艺术家刘琦的个展,通过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门口大大小小的祝贺花篮便可以看出刘琦的受欢迎程度,以蓝、红、灰、白、黑等纯色平涂组合出梦幻而又稚拙的、近似于拼贴般的表现主义风格的水墨作品,暴露了刘琦在传统媒介下对当代的思考和展现,展览主题“迁想”也与作品所反映出的气质一致,名为《本能》的作品似乎在借鉴宋微宗《瑞鹤图》的构图和加入当代演化后,一方面诉说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水墨本能,另一方面也传达了活于当下的耳濡目染。

刘琦个展“迁想”展览现场

作品《本能》有着细读不尽的潜在意义
作为第八回的“蜂巢•生成”,来自天津美院的赵书弘和顾秀华的版画作品在作品名称与视觉传达上进行了颠覆。花拳绣腿、闭口藏舌、腹心相照等以人体器官作为形容的成语,对应赵书弘的作品时却发生了强烈的反差,依靠金属、钢铁等工业时代元素构建出的对应的器官带有强烈的的紧张感和充斥感,荒诞之后引人对成语惯常的解释重新思考和审视。有着同样风格的顾秀华则是以自然与之对应,物质与精神、文明与自然的对比同样把视觉反差抛出来。

顾秀华的版画作品“自然”系列

赵书弘的版画作品“门神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