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旋构塔 北京时代美术馆的青年艺术实验场
2010年,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了“楼上的青年—青年批评家提名展”,通过青年批评家与艺术家的互动,展开对当代艺术的讨论。六年来,北京时代美术馆始终保持了对青年艺术现象的关注。

开幕现场
8月3日下午三点,“时代青年艺术计划丨旋构塔·青年艺术实验场”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开幕,在3层的空间内展出了36位青年艺术家的100余件代表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类型,展现了当下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多重面貌。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这场青年艺术家群展的年龄跨度为70后-90后,在艺术形式上更偏重实验性与跨媒介的创作。展览的第一层以杨穹的一件名为“有朋自远方来”的雕塑开始,作品以民间老物件为基础进行创作,但其中人物却长着西方米老鼠的耳朵,颇具文化恶作剧的意味。紧随其后,还有于洋、李竞雄、王礼军等艺术家多种类型的作品。

杨穹 《有朋自远方来》 130×9×26cm 陶佣(明)、红花梨木 2016

于洋 《笔墨无用—石青》 140×98cm 平时创作废弃物、纸本水墨、木 2016

李竞雄 《野兽绘画》系列

王礼军 《有隙》 115×60×5cm 旧家具木块、丙烯 2016

孙博的现成品、光影绘画装置作品 100×200cm 2013
李旭伟的作品多以架上绘画为主,2006年以来他以近乎修行的手工劳作方式进行创作,他用刻刀在经过处理的画布表面进行绘画,那些细密的刻痕被转换成充满想象张力的画面。而王凤鸽则将画面的细节弱化到几乎只剩下模糊的轮廓,使其作品始终徘徊于写实与抽象的边缘。

李旭伟的布面水性材料刮刻作品

王凤鸽 《在路上》《问》 布面丙烯油画 2013
在任瀚的《镜子》系列作品中,艺术家用石墨铅笔将纸上的“镜面涂满”,当石墨覆盖到一定程度时,所画之处将不再是黑色的色彩,而是呈现出矿石的光亮。这种创作方式与其说是绘画,不如说是接近于抛光的雕塑行为。

任瀚 《镜子》系列 82×53cm 纸上铅笔裱木板 2015

张秋实 《一纸云山—米氏云山10》 149×105cm 灯箱装置 2012
展厅第二层的入口处展示了闫珩的绘画装置《红蛇》,艺术家认为它的装置语言是辅助绘画的,这件作品所使用的方型铁作为绘画的配饰,却完成了与画面之间的“化合反应”。

闫珩 《红蛇》 200×190cm 绘画装置 2014

闫珩 《迦南》 114×94cm×2、214×94cm 绘画装置 2016

王海龙 《一吨风景》 240××8×116cm 绘画装置 2016
除了将绘画与装置的界限模糊化之外,潘戈阳还试图从绘画本身多层面的叠加来寻求绘画领域的一些新鲜感。通过将画面立体化,可以使观众从不同角度看到不一样的画面。

潘戈阳作品《那时候我比你高》《自然——非自然》

刘辛夷作品《金银岛》《价格面议》等

姚朋 《一段关系》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6
下午三点半,在三层空间开幕之后,艺术批评家何桂彦、黄笃、王春辰、段君就“当代艺术话语生产与表达差异”进行了一场深入对话,这是此次展览期间三场艺术对话中的首场。

何健 《风景》系列之一 180×130cm 纸上综合材料 2015

马佳伟 《回声》 直径200cm 综合材料 2011
展览将持续至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