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门画廊 关于雕塑中“物物”的讨论
对当代艺术而言,有一种观点认为,重要的是观念,材料往往被认为是第二性的,是用来表达观念的手段之一。红门画廊7月13日开幕的雕塑联展“物物”,则展出了郭子龙、李金国、潘凯、宋建树四位青年艺术家的雕塑作品,他们各自对于雕塑材质的选择与使用,表现了他们对物体本身的形态与材质的深入探讨,在观念性之外寻找“物”之本性对于雕塑的意义。
郭子龙选择金属等材质,重现中国传统审美情趣的特别存在——盆栽,看似生机盎然的盆栽却是由金属等无生机的材料组成,形态中的柔软与自然也是源自艺术家对材料的打磨。李金国则以水晶树脂的材料再现了艺术附属的行为动作中时常出现的包装品,那些为保护艺术品而存在的塑料泡沫和黄色胶带,被艺术家以雕塑的方式重塑与再现,而被包裹其中的作品本身却带有戏谑的调侃,画面如同农贸市场中的桌布图案,作品则被命名为《遗忘之物》。潘凯则选择铝材及不锈钢等材料,在作品形制上产生模糊。宋建树以槐木为材料,创作的《最后》、《淡出》等作品,雕塑的形态与树木自身的生长产生互联。
展览将对“物性”的独立探讨为主线,串联了四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将艺术家观念之外的“物”重新立于独立的位置,将其被观念重要性所遮蔽的“物性”与艺术家雕塑作品中对“物”的敏感讨论并置,在艺术家对金属、木、沙等材质的探索与实验中,体会作品观念性自“物”自身生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