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斋首发申美璟“珍奇柜”个展 将肥皂玩出新高度

作者:蒲迪 2015年12月21日 资讯展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翻译-花瓶系列》尺寸可变 肥皂、色素、清漆、镜面不锈钢板、木箱 2006至今
《翻译-花瓶系列》尺寸可变 肥皂、色素、清漆、镜面不锈钢板、木箱 2006至今
“当今世界早已全面进入亚洲的时代,我想这可能也预示着上海即将迈入属于亚洲经济中心。于传统根基上绽放现代文明之花的都市,上海引领着世界艺术的潮流。我相信这里即将迎来艺术市场的全盛时期。”2年前学古斋上海空间落户时,展览负责人崔秀莹的一句话印证了这座拥有25年历史的韩国画廊的雄心。
 
12月19日,恰逢学古斋上海空间成立两周年之际,画廊带来了韩国艺术家申美璟中国的首次个人展览“珍奇柜”。申美璟1967年出生于韩国,毕业于首尔大学雕塑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硕士学位,并往返于英国与韩国间进行此后的职业生涯。虽然是在国内的首秀,但翻看艺术家的履历,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台北当代艺术馆、大英博物馆等,都曾展出或收藏其作品。申美璟是2013年“韩国年度艺术家”的获奖者,又在2015年近期获得保诚艺术奖的“新兴艺术家称号”。
 
似乎选择雕塑专业的艺术家都有一个思维定式,对于材料本身属性的研究与探索构筑了其雕塑创作的初衷。而在申美璟看来,如果能将媒介材料运用得心应手,那么其他的艺术形式语言的创新都不在话下。在九十年代开始选择以肥皂为媒材,利用其腐蚀性特点彰显出作品的时间性。本次展览展出了其代表作品《翻译》、《鬼魅》、《绘画》以及《洗手间计划》。
 
将肥皂视为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她在英国所见到的西方古典雕塑的感受,据艺术家本人介绍,经典雕塑不只是存在于过去历史中的艺术品,更多是供她创作的灵感来源。在一般人的眼中,雕塑通常会有大理石坚实稳固的感受,而肥皂只是生活当中的消费品。在申美璟看来,选择用肥皂来创作作品是代替大理石的介质的不二选择。就如同她的《洗手间计划》,艺术家将雕塑的创作延伸至美术馆或工作室之外,脱离艺术的光环。她将雕塑作品置于洗手间中供人使用,而艺术品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界限完全被打破,通过与观者的互动,将作品后期形态的话语权转移给使用它的人,最大限度地排除了观者的社会属性或阶级话语对作品形态外貌的干预。
 
同很多旅英艺术家一样,申美璟对于身份问题十分敏感,并在其作品《鬼魅》中诠释了在不同文化碰撞中产生交流,穿梭于韩国与英国的她,对中间地域的空白便是《鬼魅》存在的气息,抛开文化间的束缚,打破固有的藩篱从而产生更多国际性的成果。艺术家在今天认为其作品不像古典艺术般完整,即使心中向往完美,但实际的生活不断提醒她完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再有效。
 
 
Hi艺术=Hi 申美璟=申
 
Hi:在英国留学的这段经历,对你本人来说是否对你未来的创作有一种转折点?
申:在留学期间,大英博物馆中的西方大理石雕塑给我很大的冲击,我再想是否可以通过一种材料去替代大理石,保留材质的可塑性,但又能反映出作品被时间摧残的感觉。在多次尝试下,我选择了与大理石在某些方面感觉相同的肥皂,这也是我从那时起,一直采用的语言媒材。
 
Hi: 请你具体的介绍一下制作工艺(步骤流程),比如“佛像”或“花瓶”?
申:我首先根据创作的主题将模具做好,比如佛像。首先将大块的肥皂溶解之后铸模,等其晾干后将它取出并在已有的形象基础上进行深度的刻画。而花瓶是表现的不是宫廷御用的官窑瓷器,而是中国早期外销瓷的感觉,因为在海外很难看到中国很精致的瓷器;而花瓶是从模具取出后将其掏空,上色并喷漆,仿佛看上去有一种釉下五彩的质地。
 
Hi: 创作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中国佛像来作为原型?在中国佛像具有神圣而不可触碰的信仰,而你的作品却打破了这种地域性,其中是想通过自由独立的观念打破中国或其他国家社会阶级权威的干预吗?
申:我崇尚古代艺术文化,对它很感兴趣。在英国,佛像不会受到所谓的禁忌,而将肥皂作为佛像形式放在洗手池胖供人使用,使佛像自然地改变了其外貌。并不是打破权威这样,我对其改变没有刻意的限制或干预,我认为不管是雕塑作品亦或是青铜器作品,都不能如古典艺术般完善存在,这些经典从原有语境中抽离出来,而对佛像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Hi: 对于作品《洗手间计划》,这是一种与观众互动的项目,当艺术美学被视为一件生活必需品被消费掉的时候,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申:艺术品和生活品之间的区别在于生活品是耗损的,艺术品不会在使用中被消耗。艺术家都希望作品能流芳千古,但与其无声无息的长存,不如概念的转换和观念的更新重新引发观众的共鸣与触动,即便不能长存,但具有使用价值。不论是佛教或是当代艺术,主张不执迷于物质形态的永存,而艺术的展现方式也应该在变化和流动中来认识及表现。这个计划是在使用中,加速传统观念中古代雕刻需要百年的遗迹化过程,而使用过的肥皂重新被展陈,从日常物品转换为艺术品,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发生了转变。
 
Hi: 《青铜器》的“歪打正着”看似一种不预知偶然性的外界因素使然,从中能否阐述一下它对你本人的内在因素变化?
申:当时是不小心将它打歪的,正反而更像在陶瓷烧制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从而歪打正着的表现出青铜器皿的质地本身与象征性的差异。同时,我认为被无意地压歪也暗示了历史和社会因素对于不管是人的内在或外在都会产生的积极的以及消极的影响。
 
Hi: 对未来的创作有何计划吗?
申:未来我可能会再尝试一些新的材料去创作,比如玻璃。如果有机会也可以与品牌合作,将作品展现给更多的观众。
《洗手间计划》尺寸可变 肥皂、香料 2004至今
《洗手间计划》尺寸可变 肥皂、香料 2004至今
《翻译-鬼魅(红)》 尺寸可变 肥皂、清漆、香料 2007至今
《翻译-鬼魅(红)》 尺寸可变 肥皂、清漆、香料 2007至今
《鬼魅》单独的展览空间
《鬼魅》单独的展览空间
佛像作品
佛像作品
《翻译-青铜器》 20×20×37cm 肥皂、铜箔、香料 2009
《翻译-青铜器》 20×20×37cm 肥皂、铜箔、香料 2009
《绘画系列》 尺寸可变 肥皂、香料、画框 2014至今
《绘画系列》 尺寸可变 肥皂、香料、画框 2014至今
《洗手间计划》系列作品
《洗手间计划》系列作品
大型肥皂雕塑作品
大型肥皂雕塑作品
展览展出至2016年1月31日。

相关人物

相关空间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