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丹丹、黄旭艺·凯旋夏日协奏曲 关于爱、关于美、关于艺术

夏日协奏曲:戴丹丹、黄旭双个展 展览现场

艺术家戴丹丹
6月22日,“夏日协奏曲:戴丹丹、黄旭双个展”于艺·凯旋艺术空间开幕,展览分两个部分《戴丹丹个展:有线自由》与《黄旭个展:磨合》,分别呈现了艺术家戴丹丹和黄旭近年新作各二十余件。在现场展出的两位艺术家不同媒介的作品之间,无论是色彩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某种隐秘的联系,而得知两位艺术家是夫妻之后,这样多种媒介作品在同一空间的并置就更像是一曲 “自由”与“磨合”相协的夏日恋歌。

戴丹丹个展:有线自由展览现场

戴丹丹的作品以编织手法创作完成
从青年艺术100走出来的艺术家戴丹丹,在她创作中编织是贯穿始终的主要创作手法,而在形式上则在不断地追求变化,并且也在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本次“有线自由”展出的既包括艺术家早期对形式规律的探讨,也包括近期从更加随机的创作角度出发来放大材料和编织自身规律的作品。在《编织36》和《编织37》中,艺术家用发光织带编织随机编织的画面在闪光灯的照射下则成为另外的画面。在《素》系列中,艺术家用同样的的丝带从四个方面编织,最终画面则因为丝带从不同角度对光线的反射而呈现出绘画的明暗的和体积感。

《编43》 100x150cm 织带 2016(右)

《重复》120x120cm x15 织带 2014(右)
在“黄旭个展:磨合”展出的是艺术家黄旭的摄影作品《云系列》及油画作品《混合的力量》系列,在《云系列》中,艺术家将破烂的塑料袋在形状的塑造和光线的辅助下,呈现出如水墨般的色彩变化,而此系列的灵感来源则是无意间被洗衣机洗过的购物袋。在油画作品《混合的力量》中,画面中有着纯粹到无以复加的形式结构和极其复杂的色彩变化。而在艺术家黄旭看来,这些都是在讲艺术中的形式、结构、绘画技法、概念等等一切附加值不断抛弃后,剩下的状态。“我一直也在思考,艺术是什么?在不断做加法的过程中思索并无果,索性就开始做减法,我想当把能丢掉的附加物都丢掉之后,剩下的大概就是艺术了吧”。

《编46》 100x100cm 织带 2016

《素4》60x60 织带 2014

艺术家黄旭
所以在黄旭的油画作品中,艺术家选用的材料和绘画方式都是最简单的,在艺术家看来是所有人都可以掌握的。例如在《一盒山水》系列中,艺术家将业余用的一盒装有多色的颜料盒整体倾倒在画布上,直接将颜料在画布上调和至自己满意的色彩之后,用刷子以极其简单的,并且是最符合人体手臂自然形成的弧形将其在画布上进行排列。而以一个中国艺术家对绘画天然的敏锐,在黄旭的画面中,依然可以看到“山水”的存在。而在黄旭看来,自己对山水形式的描绘,正如古人在绘制山水时的“游玩”态度一样,是将自身完全置身作品中,在绘画中寻求身心安放的过程,而在那不断重复的对弧形线条的描绘中,艺术家也完成了一次在艺术之路的修行。

黄旭个展:磨合 展览现场

《混合的力量-水气》100×150cm 布面油画 2015(右)

《混合的力量-水气》(局部)画面的质感来自于日常在手机屏幕上的划痕
而无论是戴丹丹的编织作品日渐趋向于随机的状态,还是黄旭勇日常无用之物完成的摄影作品以及抛弃绘画既定观念和技巧的油画作品,“无用”的状态和游戏的态度都成为黄旭和戴丹丹作品的最终归属,而这也都取决于艺术家自身对艺术的“游戏”态度。正如康德所言:艺术是“自由的游戏”。

《混合的力量-一盒山水4》200×130cm 布面油画 2015

《混合的力量-一盒山水4》(局部)

黄旭摄影作品《云系列》展览现场

《云之八》 110x190 艺术微喷 2015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