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夺人过后,乌镇国际当代邀请展如何打好下一场升级战?
2016年已过半,若要对上半年群展做一次盘点,囊括了国内明星艺术家参与的“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恐怕是绕不过的一站。在6月24日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的第三次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用一系列数字作为总结,为这个展期长达3个月的展览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北栅丝厂展区累计104327的参观人数、27场公共教育活动、400多家中外媒体的1441篇报道,以及高达六七千万的花费……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瑜、主策展人冯博一、策展人王晓松和刘钢、展览主席助理兼展览统筹曹杨栋、艺术家代表隋建国、理查德.迪肯(Richard Deacon)出席了本次发布会。主策展人冯博一也笑言,自己因策划了这一声势浩大的群展,而成了他个人身份的品牌展。
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瑜(中)为艺术家隋建国(左)和理查德.迪肯颁发收藏证书
在本次发布会上,主办方也就大家关心的收藏的问题公布了答案:在西栅景区展出的约翰·考美林(John Körmeling)的作品《任何方向》(Anyway)、安迪·莱提宁(Antti Laitinen)的作品《铠甲》(Armour)和刘建华的作品《标准》以及在北栅丝厂展出的尤布工作室(Studio Job)的作品《塔寺》(Pagoda)已由艺术家无偿捐赠给主办方。展览结束之后,它们将与另外五件参展作品:理查德·迪肯(Richard Deacon)的《我记得(二)》(I Remember II)、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的《浮鱼》(The Floating Fish)、隋建国的《凝露》、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的《新月飞鸟》(Crescent Bird)、张大力的《愚公移山》将一并成为乌镇的艺术藏品。其中,约翰·考美林(John Körmeling)的作品《任何方向》(Anyway)、安迪·莱提宁(Antti Laitinen)的作品《铠甲》(Armour)将在乌镇西栅延长展出,刘建华的作品《标准》迁至北栅丝厂展出,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的《浮鱼》(The Floating Fish)将迁至高端乡村旅游度假区乌村展出。主办方在发布会现场为艺术家隋建国、理查德.迪肯(Richard Deacon)颁发了收藏证书。
隋建国作品《凝露》被乌镇收藏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的《浮鱼》(The Floating Fish) 被主办方收藏,展览结束后将迁至高端乡村旅游度假区乌村展出
理查德·迪肯(Richard Deacon)的《我记得(二)》(I Remember II)被乌镇收藏
张大力雕塑作品《愚公移山》 被乌镇收藏
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的《新月飞鸟》(Crescent Bird)被乌镇收藏
第一届的结束也意味着2018年第二届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筹备工作的开始。如果说第一届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花重金实现了先声夺人并已获得广泛的社会认知,那么在迈入了高起点之后,第二届又将如何续写?亦成为本次新闻发布会剧透的重点之一。
据悉,下一届将仍续用第一届策展团队,冯博一领衔,王晓松、刘钢作为策展团队的左膀右臂共同参与策划。但展场的规模、艺术家的参展人数都将扩大一倍以上。此外,主办方还将对位于北栅丝厂一路之隔的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乌镇“旧粮仓”进行改造,改造后它将与北栅丝厂连成一片,成为第二届“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的主题展区。冯博一表示,展览将规避嘉年华式的喧嚣,在学术性方面进行强化。但同时将继续发挥大牌艺术家的明星效应,加强国际协作,吸纳更多的国际面孔。对于未来,冯博一显得雄心勃勃,他表示要“在乌镇这个最小的行政单位做最牛的艺术展,实现文化艺术的民主化。”策展团队亦希望能借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在策展机制上有所突破。
据悉,下一届将仍续用第一届策展团队,冯博一领衔,王晓松、刘钢作为策展团队的左膀右臂共同参与策划。但展场的规模、艺术家的参展人数都将扩大一倍以上。此外,主办方还将对位于北栅丝厂一路之隔的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乌镇“旧粮仓”进行改造,改造后它将与北栅丝厂连成一片,成为第二届“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的主题展区。冯博一表示,展览将规避嘉年华式的喧嚣,在学术性方面进行强化。但同时将继续发挥大牌艺术家的明星效应,加强国际协作,吸纳更多的国际面孔。对于未来,冯博一显得雄心勃勃,他表示要“在乌镇这个最小的行政单位做最牛的艺术展,实现文化艺术的民主化。”策展团队亦希望能借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在策展机制上有所突破。
尤布工作室(Studio Job)的作品《塔寺》(Pagoda)无偿捐给主办方
刘建华的作品《标准》无偿捐给主办方
约翰·考美林(John Körmeling)的作品《任何方向》(Anyway)无偿捐赠给主办方
安迪·莱提宁(Antti Laitinen)的作品《铠甲》(Armour)无偿捐给主办方
《Hi艺术》曾在开幕时的报道中抛出“当代艺术如何与千年古镇无缝对接”的疑问,这一问题显然不是现在可以回答的。在有了戏剧节、当代艺术展之后,明年乌镇还有举办建筑展的计划,不管乌镇未来是否要打造成中国的“威尼斯”,这一系列的举动无一不表露出乌镇在成为旅游重镇之后的文化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