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上海公共艺术节 喜玛拉雅美术馆启动“上海项目”

作者:王哲 2015年7月19日 资讯事件
“上海项目”发布会,戴志康(左)、李龙雨(中)参与了项目介绍
“上海项目”发布会,戴志康(左)、李龙雨(中)参与了项目介绍
7月18日,由喜玛拉雅美术馆主力推动的“上海项目”(Shanghai Project)在美术馆十周年之际召开了首次新闻发布会,作为一个以公众为核心、两年一度的公共艺术节,“上海项目”预定在2016年9月5日-11月13日共70天的时间里以艺术的形式提升上海文化竞争力。
原光州双年展策展人、现为喜玛拉雅美术馆新任馆长、“上海项目”艺术总监李龙雨表示,这一项目不同于双年展或艺术博览会,因为它是以公众为基础的,并且包含艺术、表演、建筑、电影、设计、讲座等一切形式,最终实现拉近公众与艺术文化的距离,提供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平台。
得益于上海浦东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届时开启的“上海项目”将集合各大上海美术馆、画廊及公共空间,例如世纪公园、西岸文化走廊、黄浦江沿岸、外白渡桥、喜玛拉雅美术馆、外滩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龙美术馆、民生美术馆、震旦美术馆、K11等,在李龙雨与艺术机构负责人不断的交流过程中,“上海项目”期间,各大美术馆画廊大部分会以独特的展览项目融入其中。
目前“上海项目”正在积极筹备的则是项目团队的组建,3-4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策展人将会负责不同的项目板块,而30-35人的执行团队将项目实施完成。包括策展人名单、项目主题、具体操作细节在内的内容,李龙雨透露11月份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将这一切公布于众。
与团队建设并行的,是跟区政府就项目方案的探讨,李龙雨表示区政府同样给出了许多具有可参考的建议。目前“上海项目”根据国际双年展评估机制做出了预期效应:提升上海作为国际文化中心的地位、预期经济效应4500万人民币、提升公众文化意识、推动城市竞争力、与上海其他艺术项目形成协同效应、提升城市国际形象与意识。在李龙雨看来,这一项目极具实验性质,而最大的困难则来自于需要时间才能解决的参与观众的众寡问题。
源于对艺术文化在当今生活中的角色和上海提升文化竞争力机会的认识,“上海项目”应运而生,来自证大集团、区政府和企业赞助的资金投入,这一项目蓄势待发。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