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生息志”艺术展盛大开幕 —— 艺术大咖齐聚咸宁梓有集,共话艺科智创未来!

2025年9月28日 资讯展览
 
2025年9月26日,“循环·生息志”展览于湖北咸宁梓有集盛大开幕。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与策展委员会主任尚辉教授,著名艺术家何多苓,湖北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光庆教授,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陈晶教授,湖北天逸集团党委副书记、执行总经理许小锋,以及冀枞、陈艺楠、董雪莹、洪镁、胡佳艺、鞠腾、谭大利、万里驰、殷九龙、曾杨、朱可染等嘉宾共同出席。
 
参会嘉宾合照
参会嘉宾合照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尚辉表示:“展览结合拓扑学与梓山湖环境,‘循环’ 指生态循环,‘生息’含生命呼吸,还关联数智时代。展览突破传统绘画,借装置等带来全觉体验,作品回应当下生存状态,与梓有集相融,是 ‘接地气’的启智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主任尚辉(线上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主任尚辉(线上致辞)
 
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陈晶院长表示:“展览作品具前瞻性,顶尖设计展场中建筑是艺术‘生长容器’,艺术赋建筑‘生活灵魂’。她表示‘循环生息’串联空间、建筑等关系,观众互动滋养空间,期待‘两湖相遇’创可持续生活,让理念持续生长。”
 
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 教授 陈晶 致辞
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 教授 陈晶 致辞
 
湖北天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总经理许小锋对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循环·生息志’的展览主题与梓有集‘自然力与生命力’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感谢湖北美术学院的大力支持。本次展览汇聚了12位艺术家的作品,将抽象哲思具象呈现,是轻美学理念与艺术创作的深度共鸣,旨在激发公众艺术热爱,传递循环生息的理念。”
 
湖北天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总经理 
许小锋 致辞
湖北天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总经理 
许小锋 致辞
策展人 游艺 主持
策展人 游艺 主持

策展人任珊珊表示:“团队一直想聚合创作语言独特的艺术家。12 位参展者虽表达方式不同,但均以作品传递对生命与循环世界的感悟,暗含对生命的关注。此前团队一直在寻找能串联该理念的艺术空间,而梓有集“可循环”的特质恰好契合展览核心,能精准传递 “循环・生息” 的深层信息。”

策展人 任珊珊 致辞
策展人 任珊珊 致辞
 
艺术家殷九龙坦言:“作为艺术家他常思考‘艺术何为’。”身边艺术家作品的笔触与物象,会让他投射生命感悟,甚至会与周遭事物产生呼吸与对话感,也会将这种体验将融入未来创作。其创作理念恰与展览 “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的核心概念相呼应。
 
艺术家代表 殷九龙 致辞
艺术家代表 殷九龙 致辞

“清醒梦境”舞蹈的核心,在于舞者对“意识可控”与“潜意识流动”的平衡,恰如新一代艺术家以个体体验消解二元论的创作逻辑。“清醒”体现在对每个动作分寸的掌控,“梦境”则藏于肢体符号的隐喻——比如踮脚起落间,完成现实与梦境的无声切换,最终在动作与呼吸的共振中,让观众触摸到意识与潜意识共生的生命韵律。
 
“循环・生息志”艺术展盛大开幕 —— 艺术大咖齐聚咸宁梓有集,共话艺科智创未来!
“循环・生息志”艺术展盛大开幕 —— 艺术大咖齐聚咸宁梓有集,共话艺科智创未来!
“循环・生息志”艺术展盛大开幕 —— 艺术大咖齐聚咸宁梓有集,共话艺科智创未来!

此次展览作为湖北美术学院建校105周年活动之一,覆盖装置、绘画、影像、综合材料等多个艺术领域,其作品既展现个体创作特色,又共同呼应“循环・生息”的时代主题。12位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串联起自然、生命、传统与当代的关联,呼应“蝴蝶效应”所蕴含的万物互联理念,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视觉冲击力的艺术盛宴。

曾杨作品
曾杨作品
陈艺楠作品
陈艺楠作品
金善珍作品
金善珍作品
鞠滕作品
鞠滕作品
谭大利作品
谭大利作品
万里驰作品
万里驰作品
殷九龙与作品合影
殷九龙与作品合影
朱可染作品
朱可染作品
 
9月26日上午11点,“循环·生息志”艺术沙龙在梓有集艺展中心的二号会议室举行,何多苓、魏光庆、陈晶、洪镁、董雪莹、程然、殷九龙、曾杨、冀枞等多位艺术家、策展人和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展览主题展开深度探讨,聚焦当代艺术创作与传统文化、自然生态及社会语境的关联。多位艺术家、策展人及学者分享了对当代艺术代际差异、空间与作品关系、策展方法及文化循环等问题的思考。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本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呈现,更是艺术与环境、观众之间的互动探索,体现了当代艺术在城市工业转型及生态语境中的回应与延展。
 
“循环・生息志”艺术展盛大开幕 —— 艺术大咖齐聚咸宁梓有集,共话艺科智创未来!
著名艺术家何多苓发言
著名艺术家何多苓发言

据悉,本次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至10月26日,期间还将举办形式多样、多元互动的“梓有集艺术生活节”系列活动。无论是艺术爱好者、学界研究者,还是关注生态与生命议题的普通观众,都可前往咸宁梓有集,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循环往复的生命力量,探索东方意蕴与当代艺术的融合之美。

“循环・生息志”艺术展盛大开幕 —— 艺术大咖齐聚咸宁梓有集,共话艺科智创未来!

热门关键词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