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香水 洪磊的文人式隐喻

作者:廖冬云 来源: hiart.cn 2012年7月30日 资讯展览
熟悉洪磊创作的人当不会陌生,无论是作品亦或是展览,洪磊都善于从学术著作中吸纳观点。一如年初在前波画廊带来的展览“迷楼”,7月30日在上海美术馆的展览“这不是香水”同样有着美术史相关的典故。“马格利特有一张画叫《这不是烟斗》,我这次的展览主题其实有一点答非所问,即我所描写的,给观众看的画面场景,并非表面上看到的答案,其中有另外的隐喻。我在叙述另一个问题,或者说我在以否定的方式来肯定某件事情。”

其实这次展览早在三年前就开始准备,但因为客观原因档期迟迟未能确定,期间洪磊又抽了半年时间准备了与这次展览作品截然不同的前波画廊的个展“迷楼”。日前,在上海美术馆的一楼,二十几件洪磊近三年来的作品依据黑白绘画和彩色摄影相间搭配的陈列方式进行展出,并没有什么规律性,洪磊想的是,“就是好看,主要讲究的是视觉,视觉上的一种当代性”。此外,伴随展览还将出版一本关于洪磊二十几年创作历程的文集。


摄影为蓝本 观念隐于“轻”


可以说展览“迷楼”就已经预告了洪磊在创作上的最新实践,创作媒介逐渐从摄影延伸至绘画、雕塑、装置,而这次的展览则是绘画和摄影作品各自占据半壁江山。洪磊的绘画主要是以他自己的摄影作品为蓝本,把拍好的照片在画在丝绸上,看上去依旧有一种摄影的效果,近看则会发现是手绘的。2008年起洪磊开始了这种尝试,他认为丝绸本身具有一种魅力,反光,质地不同于油画,耐久性要比其他材质更长久,且跟我们这个民族有着紧密的联系。


创作题材上,洪磊的这批作品渐渐地从他过去作品中的戏剧性退出,更加地偏重日常性。“不像以前摄影作品中带有的强烈观念性,这次我拍了很多日常的照片,就是人的日常生活。我试图以一种‘轻’来叙述对当下的一种看法。很轻,好像不是描绘很沉重的事情,但这种轻并不意味着就很轻浮。”他指出这种转变也是缘于时代带给人的压力,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个体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不能明说,索性就不说,继而转向一种日常的表达;另一面洪磊又以他一贯的文人式做法,通过拟定一些跟当下相关的标题来进行隐喻。


在洪磊看来,日常性可以赋予作品很多浓烈的东西。比如说参展作品《世界是你们的》,画面呈现的就是一个红卫兵的墓园,期间他拍了很多照片,但他发现都不太适合入画,后来他发现墓园旁一个高出来的,看起来犹如祭台一般的台,上面撒上了一些碎花瓣。这令洪磊想起了毛泽东在文革时的语录: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我们就像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但这些文革当中的红卫兵武斗当中都死去了,留下的是墓园。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很多类似这样的政治性。”


随性子过生活 变化中谋突破


1960年出生的洪磊是工作和生活于常州的艺术家。似乎预料到会被问及为什么不待北京,他颇为直接地说:“我很讨厌北京,那是非人类待的地方。”提及一贯被强调的北京所具有的丰富文化氛围,他有些不以为意。“我在那里待过,生活过,可不是没待过就排斥。”


他说,北京令他感觉焦虑,每天被很多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信息干扰,人和人之间总有争斗,总是被强调要寻找某种可能性或者说机会,这样一来就做不上事情。最后他戏谑地说:“最主要是吃的不好,水质很硬,泡茶都不行。一个地方连泡茶的水都没有,怎么能生活呢?”对于所谓的艺术家身份,他也一幅无所谓的姿态,“你愿意说我是艺术家,那就是,要不是那就不是。我觉得生活比艺术有意义,生活本身是有意义的。”


如果说在前文中我们叙述了洪磊在这次新展中所呈现的变化,而事实上对洪磊来说,变化似乎是秉性使然。1987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学工艺,1993年于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学习版画,90年代开始做观念摄影。“我这个人变得太多了,我是不愿意老待在一种方式中,一直往下做,这挺没意思的。”故而对他来说,作品中虽会强调符号性的东西,但不会成为一种绘画风格,他更看重个人所叙述的问题以及要表达的东西,这一类能体现个人气质的事物能够保持连贯性。


具体到尝试将摄影画面转移到丝绸则是他发现摄影走入困境后的一种探索。“现在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摄影,且对当下的一些摄影师来说,似乎面临了一种困境,不太明白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但其实,我认为还是有一些趣味性的做法可以尝试的。原来摄影是一个可以无限复制的,那么我现在就把它转换成一个唯一性的,但其实看上去很像是照片。”


对于创作,洪磊习惯地是不带目的性地,很随意地拍照,碰到自己感觉有意思的画面就会拍下来,往往拍了数百张,可能最后成为作品的只有一张。所以他认为对于一个摄影的人来说,挑片子非常重要。就在这次上海办展期间,他也随手拍了不少照片,兴许,其中的某一张会出现在他的下一次个展上。但他表示暂时还没有下一次个展的计划,可以肯定的是“下一步我的作品会有一些新变化,最近有一些想法正慢慢成熟起来,只是一直没有时间来实践这一步。”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