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无味、无笔 “基本原理——张羽视觉进化论”

10月10日,由黄石策划的展览“基本原理——张羽视觉进化论”在杭州三尚当代艺术馆开幕。策展人黄石表示,“基本原理”皆在消除外在对张羽创作属性上的误读,并针对当代水墨艺术的现状,以张羽为案例探讨水墨与当下社会语境之间的可能性。展览展出了张羽纯白的“指印”系列、“发生1”与“发生2”系列。

作品《发生》
没有浓淡对比,没有墨香飘来,没有笔痕扫过,这场“无色、无味、无笔”的展览清晰描绘了张羽所探讨的,水、墨、纸——三者之间在当下社会语境中存在的可能性。他说“水是墨的根本,是其灵性所在。”为此,此次展览没有墨的参与,水成为其中的主角,转换着物的意义。入口处的《发生》由500支瓷碗与龙井泉水构成。不同于7月在广州美术馆举办的个展上呈现的整齐的队形,张羽此次十分随意地摆放瓷碗。他说,以往是想营造出一种仪式感,而此次便希望更为日常,以此承载杭州城内的日常之水。“我们一直以来所谈论的笔墨,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与艺术家的思想认识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都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至于它内在是什么,少有人讨论。”张羽表示,笔墨虽贯穿了旧时文人的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但并不与当下文化背景、人们的认识相容。他希望,通过抛弃笔墨以真实面对自己、以及当下的社会。

作品《发生与生成》

局部
在“指印”系列中,艺术家用手指沾水按在宣纸之上以留下印痕,并重复数次。张羽消除了那种对前人笔墨运行痕迹的刻意的模仿,而使用手指的印痕来形成个人全新的图式。指印构成的画面最大程度上去除了任何比喻的信息,令观者成为主导画面内容的编剧。在“发生”系列中,张羽强调的是水,这类媒介,经过蒸发这一物理想象后所生发的可能。如,来自西湖的它在渗透了宣纸并逐渐蒸发之后,所残留的或许只是淡淡的黄色,但却是西湖之水遗留的生命的痕迹。
展览将一直持续至11月11日。在此期间,三尚当代艺术馆将邀请到:高士明、杭春晓、黄笃、黄专、靳卫红、鲁明军、盛葳、石涛、王端挺、巫鸿等学者进行学术沙龙。

作品《发生》

展览 现场

局部

作品《指印》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