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归尘,土归土 吴小武个展“藏水”望远镜艺术工作室开幕
吴小武个展“藏水”开幕现场,左起:王庆松、吴小武、望远镜创始人林杰明、何云昌
2014年5月3日,位于草场地的望远镜艺术工作室推出了空间成立以来的第四个展览“藏水”。创办人林杰明作为资深的美籍策展人和艺术家,正是将其定位在致力于为中国新兴艺术家提供对外交流与对话的方向和基调中。
吴小武经过半年的准备,在这个小而精致的空间完整呈现了个人近两年来的实践与创作。这是吴小武终日磨剑出鞘来的呈现,同样也是众望所归的第一次个展,许多一直相伴在身边的老师、朋友,以及策展人纷纷来到开幕现场祝贺。这次展览带来吴小武的架上、雕塑及现场装置,从三种媒介,三个角度走向他的记忆里的自然、对时间转瞬即逝的感知和对世界表征之下真实的探求。
石十 ,100×90cm,布面油画,2014
石二,60×50cm ,布面油画,2013
《石》的系列,是吴小武从2013年初开始的创作,这些从路边捡来的石头,时常是一瞬间的吸引,但不是信手拈来的轻易,而是反复赏玩的选择。吴小武时常观察着水和石头接触的反应,而这种习惯或许要追溯到儿时在河边玩耍的记忆了。湿润和干燥让同一块石头拥有不同的状态,随着水的浸入和消失,石头本身的形态在界限分明中变换,而吴小武则把同时作用在一个石头上的微妙变化置于画面中,画画的动作中有观察,有手的抚摸,甚至是对湿度的感觉,以及对干燥的判断。
《一个地方》,泥土、水、杂物,尺寸可变,2014
《一个地方》,局部
这些来自日常的细微观察,总可以折射出远远大于被观察之物的世界。在确定这次展览项目之后,吴小武并不满足于绘画中对事物观察角度的显现,展览的完整在于整体气质的营造和丰满。只有把这种极为日常的行为和创作通过放大,才能够达到让艺术家的不在场做到极致的合理。于是,他从路边的丢弃物里找到了许多物件,一些无用的生活垃圾和符号。尘归尘,土归土,他用泥把这些东西交融在一起,做成了一个不断积蓄起来的角落,在这个角落的周围,构成了一座似有非有的山,这个时代的垃圾和痕迹,在未来的某刻或许就以这样的方式继续存在,而今天,吴小武提早描述了它们和我们的未来。由于泥土的潮湿,让展厅空气中的湿度变大,泥土中长出了新的生命,一些小草和蚂蚁在里面爬行,这正是人的力量之外的自然发展。
对于捡来的石像,吴小武做了一个“回去”的动作,他把那些破损的地方用凿、磨的方式,介入到它本身的文化意义中,通过手的处理,让石头处于石头本身和形象表征之间的状态,这是一个让石头回到石头的过程。
尘归尘,土归土,吴小武个展“藏水”将持续到7月13日。
展览现场
《手和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