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锋“图画手工”第六回 寻破绽 切片式考察艺术生态
“A+A”、“中国抽象艺术展”、“图画手工”是偏锋新艺术空间着力打造的系列品牌项目,其中,“图画手工”展始于2006年11月,举办三回后调整为画廊两年一次的项目,自2011年第四回开始面向艺术家征集作品,至今的最近三届“图画手工”均由蒋岳红担纲策展人。4月18日下午,该项目的第六回展汇聚40余位年轻艺术家的各类型作品以“破|绽”之名亮相。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届参展艺术家的规模为该项目目前的历史之最了:40余位。历届艺术家规模分别为:7、9、14、32以及上届的10位。据策展人蒋岳红介绍,第五届“玩+意”是对她策展第四届的进一步深化,期望挖掘艺术系统内部的多种可能性。本届对于投稿艺术家及作品抱以“不say no”的态度,将主动权交予艺术家本人,也仅有7位艺术家重复出现在了最近三届的名单中,新加入的创作力量依然很庞大。“我们在重新思考群展应该如何发生、艺术家及作品如何选择、策展人及空间的介入性等问题,这可称为一种破绽,因此我们与投稿的艺术家见面,企图弥补或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接触,她发现艺术家不同的创作状态、探讨“图画手工”的多元角度、甚至艺术家们参展的各类心态及倾向。确切说,这是一次深入考察艺术生态的机会,以切片的形式诠释“图画手工”。作品之间的关联度、作品对空间传达的态度与坚持是展览最看重的。

郭辉作品《地缘》

韩五洲作品《居家旅行》、《沉默者的奖杯》

丘婧彤作品《泡泡...泡泡》

伍伟作品《红色之轻-2》局部
“用手去思考”是该项目的初衷。百余件作品的确需要花费过一些时间观看。艺术家在作品呈现方式、题材、观念等层面对“图画手工”参与解读。作品在绘画性、手工性之外,更有对社会及政治层面的思考。有以观念化的线条和格子书写表达思念的完整过程;有挑战既有价值评判标准的“视力表”及“魔方”;有现成品基础上镂空创作的有关马航事件的世界地图,背后讨论的却是边界问题,人们因为有区隔才产生联系;“尖锐的喇叭”及“旅行箱”关联着生活中的某种不安全感,等等。

史昊鹏作品《纸媒的古典雕塑法》

王礼军作品《无形之中》

王礼军作品《形的改造》

李辰子+于瀛作品《谈盂》
在画廊工作人员提供的新闻资料页下方设有两个问题并要求回执:“你觉得哪件作品最意外?”、“如果可以,那件作品你想带回家?”带着问题观展两圈下来,确实有,这是以我竟然开始在作品中不断寻找着什么开始的。秦观伟作品《老虎机》注重与观众的互动,这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特点,小编也参与其中,以一块钱硬币的本金玩了两次,赚钱两块,然后那件作品前就一直被“赌徒”们围着。王礼军的两组作品分别为《形的改造》与《无形之中》。前者为图像在生产、传递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转换,进而由造型的演变转为权力的更迭,同一个维纳斯在被第一个人创作之后,其后来自不同领域的创作者们在前一个人画面的基础上完成创作,最终“维纳斯”面部全非,王礼军表示最终的作品样貌他希望是极简化的抽象形态,该项目也将继续下去。更令我好奇的是,创作者中有很多创作者是我在《Hi艺术》工作或工作过的同事们,真是一场寻宝之旅啊!我将作品拍照后发到工作群,群炸了,然后我也“投诉”了艺术家,并提出要求参加下一次的接力。《无形之中》讨论的是同一问题,创作者已知有限的信息为文学作品中的一段描述及前一位雕塑创作者的作品,十个人接力创作下去,哪一位能创作出雕塑的原型人物“贾宝玉”,很值得期待。

李蒙远+老驴作品《100瓶热可乐》

于瀛作品《一场错过的斗争 之 键盘侠在甜方》

白尧作品《盲》
该项目将持续至5月17日。
附:参展艺术家名单
白尧、董靖、DOGTOWN、邓坤、郭辉、戈子馀、韩五洲、姜培源、康妮、梁浩杰、李琳琳、李芃澎、李蒙远+老驴、李辰子+于瀛、马晟哲、马志民、庞蕾、秦观伟、秦铃森、丘婧彤、苏艺、史昊鹏、唐国志、王恺、伍伟、王竹、王俊艺、王礼军、王亚楠、吴宇轩、严岩、史金淞、姚俊杰、尹天石、应歆珣、周聪、张婧、邹亮、张大羽、钟锦沛、郑毅强、赵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