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坤美术馆“微风与人造之物”开幕 呈现自然与“人造之物”的互联
微风不仅能改变云的走向、塑造地形、地貌,还能吹动风帆产生无尽的能量。在人与风的互动中微风既是浪漫的想象也是动力的来源。从蒸汽机到风能与电能的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自然之物”融入到了人的生活之中。
而作为“人造之物”的生产材料随着生产能源的改变也经历了从不可再生、不可持续到可循环再生、自我生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从对立开发到可持续的有机互联。
除了在有形的物质空间中进行探索,很多艺术家、设计师已经将实验从“碳基空间”延伸到了“硅基空间”。从而打破了原有的时间与空间的边界、拓展了资源的物理限制,在非物质的虚拟空间中延伸了“可持续性”的多重可能。
“微风与人造之物”鸿坤美术馆现场
9月19日,“微风与人造之物”正式登陆鸿坤美术馆。展览联合9组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以及北京服装学院的年轻艺术家与设计师。呈现自然与“人造之物”的互联。艺术家与设计师通过材料研究项目、互动装置、机械绘画、影像与VR体验等媒介对自然之物与人造之物的关联展开讨论。
张颖《心轮 》直径2800cm 有机玻璃 电机 铁管 2019
展览从张颖的作品开始,将人的心跳律动物化成微风,打开了人与自然的连接;王文婷、刘符洁、魏勤文通过不同材料组合实验在空间中探索材料研究的可能性。
王文婷 《 消逝模》石蜡、覆膜砂、木 、模型钢材 2018-2020
刘符洁《我不想再生产了-这使我们的家看起来如此不同》综合材料 2020
魏勤文《再现系列3 》 150x200cm 综合处理面料 2016
郭城、张画的作品侧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以及人机互动的探索,通过对植被与风的研究在自然与人造物之间寻找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郭城 《一个被恰当重塑的过往》影像 6分41秒 2017
张画 《临界》 110x90x20cm 2015
陈娱&谢雨帆的作品根植于科幻小说家吴岩的小说《九城万未》通过3D打印技术,再现了小说中描绘的属于未来城市的超级形态。
陈娱、谢雨帆《无名之城 》 3D 2019(截图)
王涛与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策展团队分别利用VR与游戏体验思考了虚拟空间中蕴含的可持续性以及远未来星际殖民的可能性 。
王涛 《虚构的集会——“首饰脱离肉身的视觉呈现,在虚拟现实语境下探讨首饰的边界”》虚拟现实技术(VR)2018
我们¹人类²在³火星⁴ 《互动体验》尺寸可变 2020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