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蛇形手臂”吗?以及它和摄影存在什么关系吗
5月5日,群展“蛇形手臂”在希帕画廊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李泊岩策划,有崔博、高岩、高宇、刘聪、罗苇、刘耀华、牛文博、耶苏、杨欣嘉、张巍、张业鸿11位艺术家。

希帕画廊“蛇形手臂”一层展厅

高宇 《草地上的午餐1995》 60×40cm UV软膜喷绘、不锈钢灯箱 2018
“蛇形手臂”这一个乍一听来让人容易摸不着头脑的词汇,如果有人提示你,这一词汇来自于当你准备拍照、举起手机或相机弯曲手臂那一瞬间的动作,是不是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本次展览正是从设备摄取图像的思考开始,探讨在获取精准度的同时,从感性和理性中与外部世界取得的关联,来证明摄影与生俱来的多变性。随着相机工艺和电子科技的发展,对物像的快速框取,使得思考、观察、分析等诸多问题悄然后置,没有什么比猎取一个图像更快的了。

崔博 《抓蛇的人》 50X30cm 摄影 2014


高岩 《夹层》 36x53cm 摄影 2007

张业鸿 《吻 》160x120cm 布面油画 2015
在美术史发展过程中,“艺术终结”、“雕塑、绘画作古”这些说法,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摄影技术的诞生,以及摄影对艺术创作的介入所产生的影响 。但是随着观念的发展,摄影不再是为了追求写实的工具,也可以被介入人为的观念。比如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那些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观念不再需要依赖任何表达工具,以反艺术的态度成功地成为了新的艺术。展览正是由图像为出发点,汇集了绘画、装置、影像、摄影等不同媒介的作品,通过改变获取图像的精准度,创作出虚构与自然真实的经验主义,成为将传统摄影精神剥离于图像经验的再生产。图像的精神准度,超越了技术准度,试问着社会价值体系中的诸多问题。正如策展人李泊岩所表示:“蛇形手臂暗示精准获取图像的那一个动作,既可以将它看作是一个虚化的动作,也可以说是用于撕裂摄影边界的文字符号。”

刘聪 《相形Relative form》 布面油画,80cm×70cm,2017

刘耀华《声音练习》影像截图

罗苇 《水晶晶体传波者制造-城市萨满系列》

牛文博《日常空间研究NO.6》装置

耶苏 《刺菻》 180×156×120cm 木、金属、照片印刷 2018

张巍 《英雄》-切格瓦拉Che Guevara100x130cm100x80cm. 2014
值得一提的是,由影像收藏家靳宏伟先生创办的希帕画廊,正是知名的希帕图片社的第一股东,因此关注影像也自然而然成为希帕画廊重要的脉络。

展览二层,杨欣嘉《事件的天空》

展览三层

杨欣嘉 《走向公众》 110×110cm 纸本水彩 2016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