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4 民生美术馆看中国的摄影断代史
王宁德的《有形之光/一片杨树林》
9月5日,第一届上海艺术影像展期间,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主办,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展览由王璜生策划,策展团队包括顾铮、李媚、翁云鹏、荣荣和蔡萌,集合了52位(组)艺术家的摄影及小部分视频、多媒体装置作品。作为上海艺术影像展协办的“平行展”,“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为上海“摄影周”热潮添了一把火,也将大家从艺博会展场吸引到开幕现场,人气了得。
现场大部分作品是摄影,有小部分录像、装置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边界/漂移”“景观/日常”和“社会/身体”,一言以蔽之,我们可以简单地说“边界/漂移”关乎艺术手法的思考,“景观/日常”关乎创作主题的考量,“社会/身体”关乎作品诉求的选择。策展人特意提出,这三个单元是对中国摄影这一时期断代史的大致划分,有不少艺术家的创作跨越不同单元,仅三个单元也无法涵盖这短短几年中国影像创作的全貌。
张晓的“海岸线”系列
从此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名单就可以看出,“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几乎囊括了中国当代摄影家及以摄影作为主要创作手法的当代艺术家,展览的确全面立体地展示了不同年龄、风格、关注点的艺术家们如何运用和改变影像这一创作媒介。展览与去年举行的“北京摄影双年展”有不少重合的地方,但考虑到两者的策展团队和展览诉求都有相同处,这种重合也是自然而然的。
刘铮最新系列“自拍”讨论摄影、互联网的互动和作者、观众身份转化,作品旁有二维码
有趣的是,展览标题“中国当代摄影”被翻译为“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in China”。有多年旅居中国的外国摄影家表示遗憾,题目是“in China”而非“Chinese”,却没有考虑到向他这样在中国生活创作的外国艺术家。这种不满可能是出于翻译造成的误解,也体现了这类艺术家的需求。中国的生活环境和艺术环境都在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对不同国家的人们具有吸引力的地方。这大大增加了艺术创作的多样性,也可以拓宽展览的多样性。
李郁+刘波的录像《大学生足不出户练骑马》,气氛反讽又诡异,似有轻微情色指向
“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参展艺术家名单:刘勃麟、王宁德、王庆松、缪晓春、胡介鸣、杨泳梁、叶甫纳、孙略、刘辛夷、刘铮、骆丹、蒋鹏奕、邸晋军、邵文欢、塔可、魏壁、丘、付羽、储楚、张克纯、於飞、郑川、线云强、倪卫华、郑知渊、王国锋、封岩、李俊、戴建勇、朱浩、游莉、严明、张晓、孙彦初、朱岚清、黎朗、刘瑾、邢丹文、任航、曲艺、张巍、严程、马良、杨福东、李政德、李郁+刘波、区志航、谢至德、王久良、卢广、姚瑞中+LSD、张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