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策展人不策展的展览
4月18日,由王麟策划的“解构审美形式及他们的对立面”群展在草场地应空间开幕。现场展出了丛伟、郭立军、宋兮、三线TV、徐新武、于瀛、张钊瀛7位艺术家的作品,大都为架上绘画和综合材料,三线TV的两件为影像作品。
应空间一层展览现场
与王麟以往的策展方式不同,本次展览从大的框架到具体的操作实施都有很强的开放与互动性。展览名称是在展览自动取名网站(某国外艺术网站)上随机生成的,展览前言是公开展览海报与部分作品后,面向公众征集,最终选定于寒、沈赟、耿纪朋、曾群凯、杨欣嘉、高鹤六位作者的文案组合形成;艺术家的呈现是策展人王麟从手机通讯录中选择了33位架上绘画艺术家,16位综合材料艺术家,最终抓阄确定参展艺术家。
丛伟作品《对犀牛的改造》系列,画面运用了丢勒的经典犀牛作为主要的构成,展现了犀牛从过去被捆绑、束缚住的到独立而自由变化的过程。
于瀛作品 在每一次具体的实践中感受穿越时光铺面而来的”晚期风格“。
宋兮作品 “我用仅剩的爱,切割下一立方的星空,把最纯净的灵魂封印在里面。”
对于这样的策展方式,王麟表示:“当下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丰富复杂,各种各样的展览数量繁多,展览已同艺术作品一样,成为一种消费品。一直以来,我认为策展人的工作是敏感的发现新的艺术动向或针对某种线索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形成展览呈现。我不希望展览被简单的消费。作为策展人的表达方式,此次展览通过对策展人权力的消解与回收,试图呈现和讨论当代艺术生态中策展人与画廊、美术馆、艺术家、观众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基于对策展人身份的反思以及对于策展人现状的观察与批评的展览;希望它在观众的观看思考后不断的发酵,暴露出更多关于艺术生态的问题。”
徐新武作品 画面中凝固的几何碎片是矢量性的概括,是在抽象和具体之间随时转换的能量,能量在运转的同时也追逐着某种平衡。
郭立军作品 对画面中每个元素进行的分析和图像的开发,让零散随机的图像走向某个确定的语义。
三线TV作品 一个多元艺术活动主体,用看似玩笑的演绎方式对艺术家和策展人进行调侃,旨在建立一个属于艺术家自己的发生系统。
张钊瀛作品 运用艺术作品唤醒和深层挖掘人们看到或听到人类原始意识意象或遥远回声,并形成顿悟,产生美感。
基于王麟特殊的策展理念,整个展览更像是策展人的一个作品。这件作品是建立在本次参展艺术家与应空间以及参与撰写前言的公众对于此项目的信任和支持的态度之上的。
丛伟作品《对犀牛的改造》细节图
于瀛作品细节图
据悉,该项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此次在北京应空间的展览,另一部分是本月24号在南艺美术馆的展览。与应空间不同的是,在作品呈现上南艺美术馆会以影像、装置作品为主,仅将展示1位艺术家的架上作品。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 月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