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盈利转向商业空间,伊比利亚的重新转型
众所周知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是由西班牙华侨商人建立的一家当代艺术中心。从2008年空降798后,一直持续不断的利用其自身的国际资源优势与稳定的资金来源,大手笔举办多次重要的当代艺术展览,在行业内的影响也日趋重要。但空间近期流言不断,《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的换名与停刊、空间人员调整引起“伊比利亚即将倒闭”的猜测、作为非盈利空间在上海当代艺博会却出现在商业画廊展位。这一系列动作却足以证明这个位于798核心地带、占地面积达到4000平米的艺术中心面临着结构性调整。
“我们从参加今年的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的画廊展区,就基本上明确了空间将从原先的非盈利空间转向为以盈利和非盈利两条腿走路”,伊比利亚空间负责人夏季风告诉我们。在夏季风看来,从2008年至今,伊比利亚作为非盈利空间,资金投入量稳定在每年2000万以上。资金的主要来源一直是西班牙华商建立的基金会。单一的资金来源保证了空间经费的稳定性和品牌建设的长线价值。但也限制了空间在行业资源与社会资源上的合作整合能力。夏季风坦言:“从前年开始,我们就在考虑空间的转型。成为商业空间是否能继续拓宽伊比利亚的行业竞争力。我们能看到例如白立方、海伍德等优秀的商业画廊,他们在推动行业发展上并不比美术馆差。同时自身强大的赢利能力,也帮助空间能做更多有价值的展览。”
转型后的伊比利亚要重新梳理艺术家资源与买家资源。伊比利亚在这几年的持续投入,本身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所以会选择曾经合作的一些艺术家进行深度合作,比如刘野、徐累、李津、王音、尹朝阳、向京、雷子人、屠宏涛、李青、高世强、董文胜等,还会增加一些国际上重要的艺术史艺术家,例如安东尼奥•洛佩斯、爱德华•纳兰霍、克里斯托巴•托拉尔、丹尼尔•里希特。在照顾商业的同时,也会继续扶持一些例如金石这样非商业性质的年轻艺术家。
空间也会进行改造,将原先的影像演播厅改造成展厅,进一步增加更多的展示面积,更加合理的展示作品。因为杂志的停办,所以空间不再保留编辑部,也不再保留策展部。精简后的人员在15个左右。改造完的空间将会在明年三月份召开新闻发布会。夏季风认为:“现在的架构能更加有效的利用空间自身资源,优化空间的运营能力。也能更有力的保障伊比利亚继续成为行业的领军空间。”
转型后的伊比利亚要重新梳理艺术家资源与买家资源。伊比利亚在这几年的持续投入,本身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所以会选择曾经合作的一些艺术家进行深度合作,比如刘野、徐累、李津、王音、尹朝阳、向京、雷子人、屠宏涛、李青、高世强、董文胜等,还会增加一些国际上重要的艺术史艺术家,例如安东尼奥•洛佩斯、爱德华•纳兰霍、克里斯托巴•托拉尔、丹尼尔•里希特。在照顾商业的同时,也会继续扶持一些例如金石这样非商业性质的年轻艺术家。
空间也会进行改造,将原先的影像演播厅改造成展厅,进一步增加更多的展示面积,更加合理的展示作品。因为杂志的停办,所以空间不再保留编辑部,也不再保留策展部。精简后的人员在15个左右。改造完的空间将会在明年三月份召开新闻发布会。夏季风认为:“现在的架构能更加有效的利用空间自身资源,优化空间的运营能力。也能更有力的保障伊比利亚继续成为行业的领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