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团》领衔登陆红砖美术馆
在开馆展“太平广记”之后,红砖美术馆于10月17日迎来了第二个大型展览,展出黄永砯不同时期创作的三件重要作品。此展览将持续到明年1月16日。
作品《马戏团》是黄永砯2012年创作于纽约的一件大型装置,原计划在开馆展“太平广记”中展出,终因报关文件对动物标本的检疫等严格限制错过了档期,作品也在展览结束的时候到达红砖美术馆。正如策展人郭晓彦所讲,“太平广记”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时间概念,触及到的是广阔的时空,《马戏团》正处于这一语境和文本的时空讨论中,应对着盛世、太平时代面临的诸多问题,它不再是修辞上的隐喻,直接与我们当下的现实相关。《马戏团》颇具视觉震撼力,两只木质大手一只悬空另一只手的关节呈支离破碎状散落一地,巨大的木质笼子内外是与真实动物等大的标本,斗牛、猴子、山羊、空中飞翔的蝙蝠等姿势各异,但全部无头,头部血红色的切口暴露而出,给作品平添了更多戏剧性意味,安静与诡异共存。黄永砯利用动物进行隐喻并指涉人类的自身处境。
《马戏团》制造出戏剧性场景,隐喻着多重指涉
飞在空中的蝙蝠
逼真的动物,没有头颅,颈部鲜红的切口是血液的凝滞,带给观众强大的视觉及心理冲击
黄永砯与郭晓彦接受媒体采访
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与来宾分享对于作品的理解
唐人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郑林与黄永砯在作品前交流
与《马戏团》一同展出的还包括重要的文本作品《桃花源记421-2008》和大型装置《千手观音》,三件作品并置形成新的阅读。在黄永砯看来,“桃花源”并非“纯然古风”的“复古”式乐土,它是现实的世界,具有某种现代性,可读出冷战结束后全球文化语境下不同制度与文化的冲突与渗透。
观众在手稿《桃花源记421-2008》前
《桃花源记421-2008》局部
作品《千手观音》曾在2012年上海双年展展出,之后红砖美术馆将之永久收藏,并在此次展览中首次展出。作品是一件高达十几米的巨型装置,馆方将其拆分为三部分,作品的整体性被打破的同时也令其产生更加多重的矛盾性。作品创作的初衷源于黄永砯于德国期间在当地教堂发现的一尊基督雕像,雕像的手臂在二战中被毁掉,黄永砯受到启发,并创作了一件东方的千手观音放置于教堂对面构建全新的解读语境并与之参与对话。该作品的另外一个来源是杜尚创作于1914年的现成品作品《瓶架》。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表示,《千手观音》是一部人类的百科全书,具有知识世界的普世性,它涉及到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史、现实等广泛领域。
依据红砖美术馆空间特点拆分为三部分的《千手观音》
作品的解读视角多元,或宗教、或哲学、或现成品利用等
三件作品横亘古今、衔接东西方,展览是对黄永砯工作与出创作线索的巧妙串联,作品在视觉、心理、美学等层面提供给观众开放性的解读与现实反思。策展人郭晓彦另透露,明年红砖美术馆将再次呈现黄永砯的创作,展览将由侯翰如策划,是由罗马现代美术馆发起的巡展。